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浙科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浙科版.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试卷高三年级生物学科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质或结构在元素组成上最相似的一组是

A.ATP、DNA、细胞膜 B.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性激素

C.核糖、核糖核酸、核糖体D.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

2.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Asp、Gly、Ser构成发光环,现已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是

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 B.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出来

C.促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 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

3.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

B.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的方法是利用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不同

C.稀释的蛋清溶液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D.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有丝分裂所用的材料必须始终处于生活状态

4.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右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减慢

B.若在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加快

C.若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D.若在A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5.右图为番茄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图,分析此图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B两处用于根代谢活动的酶有的不同

B.氧分压为8时,AB曲线将演变为M2形态

C.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

D.在B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K+的吸收而表现为M1曲线

6.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在实验室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

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伸缩性弱于原生质体

B.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

C.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

D.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

7.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

D.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8.细胞呼吸对生命活动意义重大,下面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厌氧呼吸

B.有叶绿体的细胞可以自行合成ATP,因此不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C.动物停止呼吸作用就不能合成ATP,作为生命基本特征的新陈代谢就此终结

D.细胞呼吸中有机物的分解必须有水和氧气的参与才能释放储存的能量

9.下列化学反应在细胞溶胶中进行的是

①葡萄糖的无氧分解②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③光合作用的碳反应

④RNA的合成 ⑤各种消化酶的合成 ⑥丙酮酸被还原成乳酸

A.①③ B.①③⑥ C.①⑥ D.①④⑤

10.某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愈伤组织被真菌严重污染,为查找污染原因设计了4个实验,实验条件除图示外共他均相同。下列各图表示实验结果,据图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GB3①污染主要不是培养基灭菌时间短造成的②污染主要来源于组织培养所用的离体组织

=3\*GB3③调节培养基pH不能解决污染问题 =4\*GB3④调节培养温度不能解决污染问题

A.=1\*GB3①=2\*GB3②=3\*GB3③=4\*GB3④ B.=2\*GB3②=3\*GB3③=4\*GB3④ C.=1\*GB3①=3\*GB3③=4\*GB3④ D.=1\*GB3①=2\*GB3②=4\*GB3④

11.生物体中,能产生多糖的场所是

①肝脏②骨骼肌③高尔基体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数十年中小学教育课件、试卷、练习、学案、教案等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