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以店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①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原
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
②教育不是专内的社会活动。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
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③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
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2.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①它冲破了正教合一的枷锁,教
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②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以教育人为谋生之
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③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受教育的范围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教育的社会
基础更为广阔。④有利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的形成,出现了以(学记)为代表的一批教育专著。
3.简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答: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
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
权力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
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答: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
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
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①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
拓了从政的道路;②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但
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①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
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②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
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二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
5.孟子关于教育的作用有哪些论述?
答:盂子从施仁政的政治主张和性善论出发,高度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与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J
他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得民心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他认为教
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他指出每个人虽然先天具有四个善端,但在后天的环境里,由于外物
的诱惑与自身努力的不够,可能会失掉或摒弃这些善端。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
天赋的善端。
6.颇之推关于旱期教育有哪些论述?
答:魏晋南北朝教育家颜之推极其重视早期教育,他认为家庭教育应从胎教开始,纵然做不到胎教,
也要及早从幼儿教起。他之所以极力倡导早期教育,主要是认为:①幼儿时期是教育的最佳时期。他从幼
儿期与成年期的教育效果比较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幼儿期心理单纯,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是学习的最佳
时期;②幼儿期心理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是教育的关键时期。
7.评述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答:隋代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制和选拔优秀人才补充官吏队伍,逐渐以分科举人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度。
科举制度产生了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其主要特点是面向全社会公开考试,录取标准专凭试卷成
绩,专重资才,而不是由地方察举。唐承隋制,进一步从考试程序、科目和方法等方面完善了科学制度,
使之在人才选拔以至国家政治生活中占居越来越重要地位。隋唐科举制度的实行,对学校教育产生极为深
刻的影响。一方面,由于选才与育才标准的统一;科举制度促进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①由于通过科举
可以取得功名,而进学读书又是参加科举的前提,这就引起社会各阶层对学校教育的重视;②科举考试主
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也具有积极意义;③科举科目中
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促进了当时专科教育、英才儿童教育及文武兼备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
科举又使学校教育成为其附庸,对学校教育产生消极影响:①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几部儒家经典,造成
学校教育内容脱离社会现实,空疏无用;②科举考试的方法僵化、呆板。又使得学校的教学重记诵不求义
理,充满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③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湖南省资阳区施工员之设备安装施工基础知识资格考试真题题库附答案(满分必刷).docx
- 2023-24年安徽省宜秀区施工员之设备安装施工基础知识资格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基础题).docx
-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施工员之设备安装施工基础知识资格考试必刷200题题库含答案(新).docx
- 小学数学比赛活动方案(精选7篇).pdf
- 节日礼品行业中的可持续发展趋势与策略研究.docx
- 节日礼品行业中的女性消费者特点与消费趋势.docx
- 节日礼品行业中的地方文化特色展现.docx
- 节日礼品行业中的年轻消费者群体研究.docx
- 节日礼品行业中的文化营销策略分析.docx
- 节日礼品行业中的文化元素与市场前景.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