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课标要求;?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知道判断的基本特征;了解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学会正确运用判断;结合具体的判断活动,区分判断的不同类型。?了解推理的类型;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学会归纳推理、类比推理;评析常见的推理错误。;知识网络;核心知识一;核心知识一准确把握概念
(本知识对应学生系统复习用书P285)
【整合·必备知识】
1.概念的含义
(1)属性
①含义:事物的[1]______________统称为属性。②分类:事物的属性可分为[2]______属性和[3]________属性。?;(2)概念
①含义:通过揭示事物的[4]__________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②表达:只有通过[5]________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2.概念的基本特征
(1)概念的内涵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1]__________,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2)概念的外延
①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2]________的事物的[3]______。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②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4]______部分来进行划分。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部分,则为[5]________关系;不具有相同部分,则为[6]__________关系。?;相容关系的分类:依据所指范围相同部分的多少,概念外延的相容关系分为以下几种:;不相容关系的分类:不相容关系又称为全异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是不相容关系的两种特殊情况。;[微·点拨]外延间的基本关系示意图;3.明确内涵的方法
(1)方法
要明确概念的内涵,消除概念在内涵方面的歧义,就需要运用[1]________的方法。?
(2)定义
①定义是从[2]________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3]____________。②构成: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4]____________三部分构成。③方法: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的方法是:[5]______________。这里的属概念是指被定义项的属概念。;种差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被定义项”与其同属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用定义联项将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④要求:要下一个正确的定义,首先,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6]____________。其次,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续表;[微·点拨]定义的规则
①属概念和种概念的外延要相应相称。比如说“人是一种能呼吸的生物”,这就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因为会呼吸的生物不仅限于人。②并列的概念一般不应是否定的判断。比如说“狼不是虫”“狗不是猫”,这就犯了“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③构成属种关系的概念,把“属”说成是“种”,如“动物是人”“家具是椅子”必然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但可以倒过来说,即把“种”说成是“属”,如“人是动物”“椅子是家具”则符合逻辑。④种差应尽可能详细确切。比如,关于“人”和“椅子”的定义最好这样说:“人是能制造复杂生产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椅子是一种有靠背、有的还有扶手的,供人坐着的家具”。;4.明确外延的方法
(1)方法
明确概念的外延,可以运用[1]________的方法。?
(2)划分
①含义:是从[2]______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它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小类是大类的种,大类是小类的属。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②构成:划分由[3]________和[4]________两部分构成。③规则:首先,必须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5]__________。其次,要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划分的逻辑规则;(3)把握概念
①任何概念都是[9]________和[10]______的统一。准确地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②认识对象是变化发展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11]__________。③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会越来越[12]______________和[13]________。?;【提升·关键能力】
1.正确地给概念下定义
(1)应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
(2)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备考指南 政治 》课件_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pptx
- 《高考备考指南 政治 》课件_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ptx
- 《高考备考指南 政治 》课件_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pptx
- 《高考备考指南 政治 》课件_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pptx
- 《高考备考指南 政治 》课件_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pptx
- 《高考备考指南 政治 》课件_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pptx
- 《高考备考指南 政治 》课件_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pptx
- 《高考备考指南 政治 》课件_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pptx
- 《高考备考指南 政治 》课件_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pptx
- 《高考备考指南 政治 》课件_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