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教案部编版必修下册.doc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教案部编版必修下册.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念奴娇·过洞庭

《念奴娇过洞庭》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古诗文诵读中的一篇,《念奴娇》写的是接近中秋的一个夜晚。他把自己放在清亮空阔的湖光月色之中,那湖水与月色是透亮的,自己的心地肝胆也是透亮的,他觉得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他以仆人自居,请万象为来宾,与大自然交朋友,同样豪放旷达,出神入化。词人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潇洒。在反复的诵读中,让学生充分把握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宋词的进展脉络及特点。

2、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词的声韵之美。

3、反复诵读,感受词中描绘的洞庭湖的美景。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词中描绘的洞庭湖的美景。

思维进展与提升:品尝语言,反复诵读,体会词的韵味,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尝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审美鉴赏与制造:反复诵读,感受词中描绘的洞庭湖的美景,培育对诗歌的意境分析鉴赏力量。

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重点字词的品尝,来理解词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胸怀和超脱的人生观。

1.反复诵读,感受词中描绘的洞庭湖的美景。

2.通过重点字词的品尝,来理解词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胸怀和超脱的人生观。

学生对宋词的学习鉴赏有肯定难度,新的课题或活动开头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正确而奇异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将学生的留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程序之中。通过课前展现图片,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念奴娇·过洞庭》

一、导入新课

1.展现洞庭湖图片

2.在诗人李白的眼里,洞庭湖是“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而在刘禹锡的眼里,洞庭湖是“眺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面对秀丽的洞庭湖,历代文人墨客从不吝惜自己的笔墨。当历史的脚步前进到了1160年的南宋,洞庭湖迎来了它的另一位知音,那就是张孝祥。

3.作者简介

张孝祥,南宋著名词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安徽和县人。少年聪颖,读书过目不忘,作文一挥而就。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廷试第一。著有《于湖居士文集》和《于湖词》。词风豪放爽朗,风格颇近苏轼。公元1160年,张孝祥在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的任上,遭谗蒙冤罢官,北归期间,途径洞庭湖,见平湖秋月,援(yuán)笔而作《念奴娇·过洞庭》。)

4.背景介绍

当蒙冤罢官,因长途跋涉而风尘满面的张孝祥遇上清亮通透的洞庭湖,是何其的幸运啊!但这对洞庭湖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奇特的相遇总是让人艳羡的,不过其实此刻,另一场奇特的相遇正在悄然发生。大家知道吗?时隔近千年之后,在今日,我们与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相遇了。

5.齐读题目——念奴娇·过洞庭

二、诗歌诵读

1.听录音,圈出本课生字词。

2.全班学生齐读课文。

3.正音。

要求读准以下字词的读音:

尽挹yì清亮chéngchè细斟zhēn萧骚sāo玉界琼田qióng

设计意图:听配乐朗读,感染学生,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调动起学生的朗读兴趣,通过动情诵读并且结合课下注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诗文,为在精确感悟诗词的情感做铺垫。

三、诗歌内容讲解。

1.解释词句。

(1)风色:风势。

(2)琼:美玉。

(3)着:附着。

(4)扁舟:小船。

(5)素月:洁白的月亮。

(6)明河:天河。明河一作“银河”。

(7)表里:里里外外。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8)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岭表一作“岭海”。经年,经过一年。

(9)孤光:指月光。

(10)肝胆:作:“肝肺”。冰雪:比方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11)萧骚:稀疏。萧骚作:“萧疏”。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12)挹(yì):舀。挹作:“吸”。

(13)万象:万物。

(14)扣:敲击。扣作:“叩”。啸:撮口作声。啸作:“笑”。

(15)不知句,赞美夜色奇特,使人沉醉,竟忘掉一切(包括时间)。

2.整体把握词意。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倾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绚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光明清亮。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共享。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亮。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安静的泛舟在这宽敞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西江清亮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来宾,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设计意图:反复诵读,结合课下注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诗文,梳理诗文意思。

四、多诵读,悟诗情。

1.赏析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已经接近中秋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6****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