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第4讲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必备学问·夯基固源]主干学问历史认知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5页
一、内阁制度的形成
1.废丞相
(1)背景:明太祖认为丞相“专权乱政”、阻碍皇帝行使权力。
(2)措施:罢除丞相职位,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2.设内阁
(1)缘由:朱元璋废丞相职位,政务集中于皇帝一身。
(2)设立: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3)特点: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心一级的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供应顾问的内侍机构。
二、军机处
1.军机处
(1)目的: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2)设立:清朝雍正年间,选亲重大臣协办军务,后扩大处处理其他政务。
(3)特点eq\b\lc\{\rc\(\a\vs4\al\co1(①军机大臣均由皇帝钦定,秉承皇帝,旨意办事。,②机构简洁,人员精干,有官无吏。,③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办事效率高。,④政治决策封闭性明显。))
(4)影响: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提高了中心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2.建立密折制: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掌握。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
1.目的: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基本原则
(1)敬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
(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治理。
3.措施
(1)设理藩院主管边疆和民族事务。
(2)重视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
(3)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实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4.作用:大大强化了中心政府的统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进展。
【教材拓展补遗】
[思维点击]明朝内阁制
材料(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予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大纲》
迁移运用:有人认为张居正等专权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弱化,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不对。张居正等专权是倚仗皇帝等的宠信,没有皇帝的宠信,也就没有他们的专权。这说明权臣专权恰恰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教材补缺]特务统治
明代为了确保臣下确定忠心,利用特务手段侦察臣僚私下言行,设立厂卫机构,监视侦察官民行为,凌驾于司法部门之上,受皇帝直接领导。
[图解历史]古代中国减弱相权的方式
[构图解史]军机处的特点
信息提取:反映出清朝中枢决策机构渐渐走向封闭性,但机构简洁,办事效率高。
[轻松识记]用“一废、二设、走极端”概括明清政治
[核心素养·重点深化]主题突破提升素养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6页
主题(一)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化
一、“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
密折制度
始于康熙朝,进一步扩大于雍正朝。上奏人撰写奏折不得泄密,不经任何机构、人员,直达御前。这种方式既快速又保密,使皇帝能更直接地猎取信息,提高了宫廷决策效率,有利于君主集权,也加强了对官僚机构的掌握。
【针对练】清雍正五年浙江布政使孔毓璞恳求:“蒙圣谕藩臬(官员)皆赐折奏。仰恳圣恩,赐臣一例用折。”孔毓璞从而获得了越过一切中心机构直报皇帝的密奏之权。材料反映清朝()
A.非理性化统治的趋势日益明显
B.军机处设立带来保密性的加强
C.议政王大臣会议开头受到制约
D.地方实力的加强迫使中心妥协
解析:依据材料“获得了越过一切中心机构直报皇帝的密奏之权”,体现了超越体制制度,增加主观性的一面,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表明孔毓璞与军机处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议政王大臣会议,故C项错误;该表述与所学史实专制皇权加强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二、“历史解释”下的“认知深化”
内阁与军机处所体现的制度创新
(1)创新表现:从明朝的“内阁”到清朝的“军机处”,是加强君主权力的又一创新。宰相具有两大职能:百官之首和皇帝的助手。宰相制度废除后,封建君主想找到一种制度,这种制度仅保留宰相作为皇帝助手的职能,杜绝“皇帝助手”演化为“百官之首”的可能,也就是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辅政机构,但不允许辅政机构变成握有实权的行政机构。
(2)实施效果
①明中后期阁臣权力消灭膨胀的现象,并且还有伴随而来的太监乱政问题,说明明朝的内阁制度不是一种抱负的辅政制度。
②清朝的探究相对比较成功,其辅政机关实行的是内阁和军机处并行的双轨制,重要的事务由皇帝在军机处的帮忙下完成,一般事务由内阁来处理。这样既照看到事情的轻重缓急,又分散了中心权力,二者相互牵制,保证君主集权。
三、“史料实证”下的“问题意识”
[史料一]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大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课时分层作业20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9课第3框公正司法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doc
- 2025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练小题“瓶颈”突破练含解析.doc
- 2024-2025版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素养评价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doc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小结与测评讲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二古希腊的先哲2教学教案人民版选修4.doc
- 2024_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同步测试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 2025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一框悄悄变化的我补充习题新人教版.docx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滚动测评2第一~五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