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医痛经专业知识讲座
概述病因病机临床诊断辨证要点针灸治疗预防调护主要内容
概述一、定义:凡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及其他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呕吐、面色苍白、手足厥冷等症,影响工作及生活者,称为“痛经”。妇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约50%的妇女均有痛经,其中10%痛经严重。
概述疼痛发生的时间:有规律的周期性出现,逢经期或行经前后反复发作。疼痛发生的周期性:发生于经期或行经前后。即月经前1-2天开始,或月经第1-2天,甚至在月经刚净时发生。二、痛经特点:
概述1、原发性痛经:性激素不稳定-PG↑膜样痛经性痛宫颈狭窄子宫过度倾屈处女膜闭锁宫缩过强,子宫平滑肌缺血。多青春期有排卵者功能性痛处女膜闭琐痛经分类
概述2、继发性痛经:盆腔器质性疾病痛子宫内膜异位慢性盆腔炎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痛经分类
病因病机值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的生理变化急骤胞宫气血运行不畅胞宫失于濡养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情志不遂起居不慎六淫侵袭体质因素痛经
病因病机病位:冲任、子宫变化:气血基本病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临床诊断从病史、症状、检查三方面入手病史以往有无痛经病史,疼痛时间,严重程度。最近有无精神过度紧张史——情志所伤。有无经期产后冒雨涉水,贪食生冷或坐卧湿地史——寒湿有无经期产后不节房事,摄生不洁史——湿热有无妇科手术史——损伤宫颈管或炎症致宫颈口粘连狭窄;或子宫肌瘤剔出史。
临床诊断从病史、症状、检查三方面入手检查全身检查:了解神志、面容、对答情况,注意有无贫血貌,心肺体征是否正常,血压是否正常。腹部检查:一般无腹肌紧张或反跳痛,无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若有反跳痛,应考虑有无炎症或腹腔内出血情况。妇科检查:月经期应行肛检。辅助检查:B超、宫腔镜、腹腔镜、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临床诊断检查原发性痛经:一般无明显病变,部分患者可有子宫体极度屈曲,宫颈口狭窄。继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后壁、子宫骶韧带、主韧带等处可触到痛性结节,子宫粘连,活动受限,或附件区可扪及卵巢囊肿。——原发性与继发性痛经区别
辨证要点疼痛时间辨虚实:痛在经前多属实,痛在经后多属虚。疼痛程度辨虚实:剧痛多为实,隐痛多为虚。疼痛性质辨虚实:掣痛、绞痛、灼痛、刺痛,疼痛拒按属实。隐痛、坠痛,喜揉喜按属虚。疼痛性质辨病性:下腹冷痛,得温痛减属寒证。下腹痛如针刺,遇热痛剧属热证。胀甚于痛,矢气则舒属气滞。痛甚于胀,经行血块排出,腹痛减轻属血瘀。辨证论治首当辨“痛”
气滞血瘀痛经肝肾亏虚气血虚弱寒湿凝滞Text湿热阻滞辨证要点
针灸治疗治则基本治疗以调理冲任气血为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寒湿凝滞气滞血瘀气血不足肝肾亏虚温经散寒、化瘀止痛,针灸并用,泻法;益气养血、调补冲任,针灸并用,补法。
针灸治疗基本治疗主穴关元、气海、中极:任脉,通于胞宫,与足三阴经交会,针之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灸之温经散寒、调补冲任;三阴交: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调理脾、肝、肾;
发作期每日治疗1-2次,间歇期隔日1次,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治疗
针灸治疗基本治疗寒湿凝滞:+灸水道(温经止痛)气血瘀滞:+合谷、太冲、次髎(调气活血)气血不足:+血海、脾俞、足三里(益气养血止痛)加减
针灸治疗其他疗法耳针:取内分泌、内生殖器、肝、肾、皮质下、神门。每次选3-5穴,毫针中度刺激,留针15-30分钟;也王不留行籽贴压。
针灸治疗其他疗法皮肤针:叩刺腰骶部夹脊和下腹部相关腧穴。中度刺激,以皮肤潮红为度。
针灸治疗其他疗法穴位注射:取肝俞、肾俞、脾俞、气海、关元、归来、足三里、三阴交。每次选2-3穴,用黄芪、当归、红花注射液等中药制剂或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注入药液1-2ml。
针灸治疗其他疗法贴敷:取中极、关元、三阴交、肾俞、阿是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