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考点培优训练 (48).doc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考点培优训练 (48).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提能训练练案[48]

一、选择题

1.(2025·太原)秦汉乡村治理体系中,乡啬夫虽为“斗食之吏”,但管理着徭役摊派、赋税征收、监督户口等大权,掌握着乡民的命脉,有些地方甚至流传着“人但闻啬夫,不知郡县”的民谚。这表明秦汉乡村治理()

A.削弱了地方宗族豪强势力

B.凸显儒家价值取向

C.割断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带有一定自治色彩

[答案]D

[解析]据题干“人但闻啬夫,不知郡县”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汉时期乡啬夫主管一乡税收、户口等各项事宜,权力较大,自主性强,郡县较少干预,所以出现“人但闻啬夫,不知郡县”的现象,可见当时的乡村治理带有一定的自治色彩,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乡啬夫对地方原有宗族势力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地方自治并未凸显儒家价值观念,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乡村治理虽有一定自治性,但这是在中央集中管辖下的自治,并没有脱离中央权力的制约,排除C项。

2.(2025·沈阳)秦代户籍、户人与家口的身份信息及奴婢分五项书写。西汉时期,填写户籍时还要求单身人员填写单身的时间和原因。对于一些特殊群体,比如戍边和长期野外劳作之人,在填写户籍时,还要填写身高、肤色、体质等情况。这一变化表明西汉()

A.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B.基层组织构建日益完善

C.赋税征收项目增多

D.户籍制度更为细致严格

[答案]D

[解析]据题意可知,与秦朝相比,汉朝时期的户籍填写信息更加详细,覆盖范围更大,说明汉朝的户籍制度更为细致严格,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户籍制度,并不能体现重农抑商,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户籍制度的完善,并不能体现基层组织构建的完善,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户籍登记信息的增多,不能体现赋税征收项目的增多,排除C项。

3.(2025·菏泽)东汉时,生育孩子的家庭由官府赐给孕妇三斛胎养谷,并免除其丈夫一年的算赋;宋朝时,“县令考课,以户口增减为黜陟”“县令、佐能招徕劝课,致户口增羡、野无旷土者,议赏”。这些做法()

A.旨在彰显仁德治国理念

B.有利于巩固农本以维护封建统治

C.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表明人口增殖成为官员考核依据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汉宋时期的政府鼓励生育,促进人口增多,这体现出以农为本的观念,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维护封建统治,B项正确;这些做法的目的在于增加人口、富国强兵,而不是彰显仁德,排除A项;材料强调宋朝鼓励生育,无法得知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排除C项;只有宋的做法可以说明人口增加成为官员考核依据,无法反映东汉,排除D项。

4.(2025·深圳)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是一个律令制国家,即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政务运行细则,都是通过先后完善起来的律、令、格、式等法令条文加以规定的,并且实现了各项制度规定的高度法典化,在基层社会广泛推行。唐朝政令顺利落实到乡里的基础是()

A.保甲制 B.邻保制

C.十家牌法 D.里甲制

[答案]B

[解析]据题干设问“唐朝政令顺利落实到乡里的基础”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在基层管理上推行邻保制度,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B项正确;保甲制是北宋王安石变法中推行的举措,排除A项;十家牌法是明朝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推行的举措,排除C项;明朝时期推行里甲制,排除D项。

5.(2025·南阳)明朝初期,明太祖在全国范围内的广大乡村建立“老人制”,由“老人”(乡村中有名望,有地位的士绅)治理乡村民间的各项事务纠纷,举荐人才,收取赋税,监督官吏的贤恶良善等。这一制度()

A.保证了明朝统治长治久安

B.实现了对地方官吏有效监督

C.有利于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D.是明朝选拔官吏的主要来源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老人”一方面负责调解民间纠纷,有利于维护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另一方面,承担着监督和劝诫的职责,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民风民俗,促进乡村道德规范的形成和传承。此外,“老人”能够向政府反映乡村的实际情况和民众的诉求,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基层的信息和依据。因此,明朝初期的“老人制”加强了政府对乡村基层的管理和控制,有利于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C项正确;“老人制”无法保证明朝统治的长治久安,排除A项;明朝初期的“老人制”并不能完全实现对地方官吏的全面、有效监督,排除B项;明朝官员的主要来源是通过科举制选拔,排除D项。

6.(2025·昆明)宋代司法系统最初只设计到县一级,但南宋绍兴年间,某些县域内的市镇“擅置牢狱,械系编氓,事无巨细,遣吏追乎,文符交下”,如梅溪、乌墩等镇,市镇官甚至获得“许断杖一百以下罪”之权。至南宋中后期,市镇官权力进一步扩大,中央许可市镇“得以受理民讼”。这一变化()

A.说明地方行政区划日益复杂

B.反映南宋基层治理已经成熟

C.致使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弱化

D.适

文档评论(0)

159****27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8月0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