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02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测试)(解析版).docx

专题02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测试)(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6/NUMPAGES16

主题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试题分值: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考法】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李冰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既免除了岷江泛滥的水灾,又便利了航运和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这一工程是()

A.长城 B.大运河 C.都江堰 D.灵渠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都江堰的修建以及影响,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战国后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了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故C符合题意;长城不是水利工程,不符合题意,排除A;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与“成都平原”不符,排除B;秦始皇派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使长江水系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与题意不符,排除D。

故选:C。

2.商周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繁荣时期。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文物是()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二里头铜鼎

C.司母戊鼎 D.开元通宝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青铜器的相关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A.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半坡居民时期使用的陶器,不是青铜器,排除A。

B.二里头铜鼎是夏朝时期的文物,排除B。

C.根据材料“青铜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出土于黄河流域的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故C正确。

D.开元通宝是唐代铸造的一种铜质货币,排除D。

故选:C。

3.它集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于一体,充分发挥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该水利工程是()

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三峡工程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都江堰等知识,重点掌握都江堰的修建以及影响。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组成,它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田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至今仍然发挥着分洪、灌溉和运输的作用。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人民。都江堰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符合题意。

故选:B。

4.西晋灭亡后,大量北方人口南迁。截至南朝初期,南渡人口已达九十五万,占当时南方人口总数的六分之一。这推动了()

A.八王之乱的爆发 B.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C.江南地区的开发 D.北方农业技术的进步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西晋灭亡后,大量北方人口南迁。截至南朝初期,南渡人口已达九十五万,占当时南方人口总数的六分之一”可知,西晋灭亡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故C符合题意;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时期,排除A;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在西晋建立以前,排除B;西晋灭亡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与北方农业技术的进步无关,排除D。

故选:C。

5.【新考法】与当地历史相结合

长沙走马楼发掘的古井群中,出土了三国吴简14万余片。从其记载的户籍、书信等信息中发现,当时吏民姓名中使用“客”“思”(“客”外来者的意思,“思”思念的意思)两字作名字的比例很大。针对这种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这两个字好听、好记,寓意吉祥

B.湖南境内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

C.受佛教影响,取名中具有禅意

D.中原人口迁居湖南,客籍成分增加

【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南迁和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长沙走马楼发掘出土的三国吴简。当时吏民姓名中使用“客”“思”两字作名字的比例很大的原因是由于中原人口迁居湖南,客籍成分增加,之所以使用“客”“思”两字,是为了表达对故土的思念之情,D符合题意,ABC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D。

6.在大运河的修建过程中,我们的祖先遇到了许多难题,如所连接的海河、黄河等五大水系的海拔不同,如何控制水的流向等等。但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修成了直到今天我们都为之骄傲的大运河。材料强调大运河的开通()

A.维护了社会秩序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嘻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