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3节全球变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1、早期的认识;2〕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观察与总结。;我国;
在环境变化规律及人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中对气候异常的特点及对人类的影响就有规律性的概括,如:“孟春行夏令,风雨不时,草木早槁,国乃有恐。行秋令,民大疫,疾风暴雨数至,藜莠蓬蒿并兴。行冬令,水潦为败,霜雪大挚,首种不入。〞
?吕氏春秋?同样注意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及保持自然平衡的重要性,指出“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可不得,而明年无兽。〞;北魏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采用史料记载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我国河湖水系演变的历史及原因;
北宋的沈括通过古地图上的水系与水系现状的比照研究水系变化;
元代的于钦利用古河堤推断古河道的位置;
明代的杨慎和清代的刘献庭分别从古今物候的差异推断气候变化。
清代姚觐元等利用涪陵石鱼题刻资料总结出石鱼“或三、五年或十余年一出〞的结论,实质上是关于长江枯水位周期变化规律的探讨。;2、科学的全球变化研究的起步;“现代地质学之父〞莱伊尔〔Lyell,1797~1875〕的“均变论〞,为地质学以及过去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了最根本的原那么;
古脊椎动物学家居维叶〔Cuvier,1769~1832〕的“局部相关法那么〞为根据残存的环境信息复原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
阿伽西〔1804~1873〕的大冰期理论〔1837〕,认为所谓的大洪水漂砾实际上是由过去冰川扩张然后退缩形成的;
A.彭克〔1858~1945〕等的四次冰期模式〔1909〕,证明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曾发生过屡次。
…………;揣屋材穴沼左界俱狠镭便翅坍胃肿双羞基输吱釉秘氏价迢墒荐角专征蓉疵第1章第3节全球变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第1章第3节全球变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漂砾上的冰臼;世界第四纪冰期的传统划分比照方案;米兰柯维奇从天文因素出发对冰期的成因予以解释〔1920〕。
达尔文〔1809~1882〕在其著名的?物种起源?〔1859〕中阐述了以均变论为指导思想的生物进化论,揭示了生物演化的规律。
魏格纳〔1880~1930〕提出了关于地壳演化规律的大陆漂移说〔1912〕。;由搏??汛指否妙掏怂浓铸孤汰瞬徽猩精抽围戊域撵诱锤抿裕赃唆蜂累妻郧第1章第3节全球变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第1章第3节全球变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有许多研究开始涉及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3、科学的全球变化研究的开展;特点:;4、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首先是地学的分支学科经过充分开展而由分化转向综合,产生地球系统的概念,这一概念构成了全球变化的出发点。
其次是对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环境演变的过程及成因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对一些影响全球变化的重要过程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第三是技术进步,最为突出的是观测技术的进步、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高、分析测试手段的进步,为进行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人类的需要与科学开展的可能相结合,极大地促进了全球变化研究的开展。以国际地圈-生物圈方案〔IGBP〕、全球变化人文方案〔IHDP〕、世界气候研究方案〔WCRP〕等全球变化研究方案的组织实施为标志,全球变化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且正逐步地开展成为一个跨越众多地球分支学科界线的独立学科。;国际全球变化研究方案的科学方案与相关的观测〔监测〕系统;逐步增加人类对地球的气候和环境演变规律〔包括自然的和人为的〕的认识,从而对未来环境开展趋势提出科学预测,为全球环境问题上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各国政府在资源开发和利用、环境保护和整理等方面的政策的制定提出咨询性建议。;1〕以系统的和动态的地球观为指导,区别于以圈层为核心的旧的地球科学体系。
2〕时间尺度上,研究的重点由长时间尺度转向短时间尺度,特别关注101~102年尺度上的全球变化,在此时间尺度上人类活动的影响最为显著,对人类生存与开展的意义也最为重大。
3〕空间尺度上,区域尺度与全球尺度一同考虑,既研究全球变化过程,同时关注全球变化的区域表现形式,以及区域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影响。;4〕由注重过去变化的事实与表现,开展为注重全球变化过程与机制研究,强调对变化过程的定量化、模型化描述,现代环境的动态监测和未来环境的预测研究也倍受重视。
5〕由主要研究自然变化转变为关注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变化,如温室气体增加所导致的温室效应增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等。
6〕由主要揭示自然规律转变为注重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及人类响应的研究。;5、我国的全球变化研究;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198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参与了国际全球变化研究方案的酝酿、组织和实施全过程,并针对我国特点组织实施了与国际全球变化研究方案相对应的全球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