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3501_T 020-2023 七境茶采制技术规程.docx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7.140.10CCSX55

3501

福建省福州市地方标准

DB3501/T020—2023

七境茶采制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harvestingandprocessingofQijingTea

2023-12-27发布2024-03-27实施

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501/T020—2023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采摘要求 1

5制作要求 2

6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5

附录A(资料性)七境茶品质特征分级 6

参考文献 7

II

DB3501/T02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罗源县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福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罗源县农业农村局、福州市农业农村局、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州茶文化经济研究中心、罗源西兰七境堂茶业有限公司、福建正堂七境茶业有限公司、罗源生春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荣生、杨文文、孟胜峰、林琴琴、林偲妍、黄江、赵弘、占婷、张继驰、黄永浩、甘庆佺、饶耿慧、傅晓萍、叶丽萍。

DB3501/T020—2023

1

七境茶采制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七境茶的采摘要求、制作要求以及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七境茶的采摘及制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23350—2021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

GB/T30375茶叶贮存

GB/T32744—2016茶叶加工良好规范

GH/T1070茶叶包装通则

GH/T1077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七境茶QijingTea

以罗源县行政区域内(西兰乡、飞竹镇、霍口乡、白塔乡、中房镇、洪洋乡、起步镇、鉴江镇、碧里乡、松山镇一带)种植的当地菜茶品种和榕春早、梅占、金观音、福鼎大白、福鼎大毫、九龙大白等品种的鲜叶为原料,经凉青、杀青、揉捻、干燥(初烘、初炒)等工艺制作而成,具有“香高、味爽、色翠、耐泡”品质特征的炒青绿茶。

4采摘要求

4.1采摘时间

3月中旬~10月下旬。

4.2采摘方法

分批分次,提手采摘,保持芽叶完整、新鲜。

DB3501/T020—2023

2

4.3鲜叶分级

采摘单芽、一芽一叶至一芽三叶。鲜叶分级见表1。

表1鲜叶分级

级别

芽叶组成

特一级

单芽>80%,一芽一叶<20%

特二级

单芽>20%,一芽一叶初展<80%

一级

一芽一叶>80%,一芽二叶<20%

二级

一芽二叶>60%,一芽三叶<40%

三级

一芽二三叶及幼嫩的对夹叶

5制作要求

5.1制作条件

制作场所、设施、人员等应符合GB14881、GB/T32744和GH/T1077的规定。

5.2制作工艺流程

鲜叶→凉青→杀青→揉捻→初烘→初炒→复炒→毛茶→拣剔→拼配→补火→成品。

5.3制作技术

5.3.1凉青

将鲜叶摊放干竹席或软匾等工具上,厚度3cm~5cm,历时2h~8h(夏秋2h~3h),待叶色转暗、芽梢软下垂、茶香微显时为宜。

5.3.2杀青

5.3.2.1杀青原则

感官判断以手伸入筒体的进料口发烫即可投叶杀青,开头宜多而渐降适量均衡。嫩叶少投,出料后即行摊凉;粗老叶多投,出料后只散发热气而不摊凉。控制含水量42%左右,手握成团,松手不散、梗折不断、略有香气即可完成杀青。

5.3.2.2技术要求

表2杀青技术要求

设备

投叶量

筒体温度

时间

60型滚筒杀青机

15kg~18kg

250℃~320℃

4min~5min

65型滚筒杀青机

17kg~

文档评论(0)

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