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01.040.65CCSB21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2179—2024
改良茶园土壤的大豆品种选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ofsoybeanvarietiesselectionforsoilimprovementintea
garden
2024-05-09发布2024-08-09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5/T217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农林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和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FJ/TC2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廖红、李欣欣、许锐能、钟永嘉、葛名海。
DB35/T2179—2024
1
改良茶园土壤的大豆品种选用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改良茶园土壤的大豆品种选用方法、测定指标和方法、养分高效大豆品种判定标准。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改良茶园土壤的大豆品种选用;改良酸性土壤果园的大豆品种选用,参考本文件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
GB20287农用微生物菌剂
LY/T1228森林土壤氮的测定
NY/T1121.2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
NY/T1121.6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NY/T1121.7土壤检测第7部分: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NY/T1299农作物品种试验与信息化技术规程大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养分高效大豆nutrientefficientsoybeans
具有高效吸收利用养分和高效固氮的能力,在减少肥料投入条件下,能够获得较高的生物量、不减产的大豆品种。
4选用方法
4.1试验地选择
土壤检测方法应按附录A进行。试验地土壤肥力应在表1的范围内。
表1土壤肥力范围
pH值
有机质mg/kg
有效磷mg/kg
碱解氮mg/kg
4.5~5.5
≤30
≤50
≤100
2
DB35/T2179—2024
4.2试验种子
4.2.1种子选择
通过品种审定的大豆品种。
4.2.2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符合GB4404.2要求。不应对种子包衣处理。
4.3对比试验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每个小区种植面积不少于20m2,小区行数不少于4行,密度1.1万株/亩~
1.6万株/亩,试验地周围设立不少于4行的保护区(行)。
4.4播种和田间管理
4.4.1施肥量
当pH值在5.0~5.5,每亩施20kg~25kg的钙镁磷肥;当pH值小于5.0,每亩施40kg~50kg的钙镁磷肥。
4.4.2施肥方式
肥料结合整地一次施入或整地后沟施。
4.4.3拌种
所有大豆品种(含对照)在播种前拌种大豆根瘤菌剂,根瘤菌剂质量应符合GB20287要求。
4.4.4播种期
当地气温稳定超过15℃时为宜,春大豆播种期为2月到4月,夏大豆播种期在5月到7月。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抢晴播种。
4.4.5播种方法
采用穴播方法。
4.4.6田间管理
按照NY/T1299的规定执行。
5测定指标和方法
5.1田间农艺性状记载
从播种至收获期,记载大豆品种的生育期、植株形态、结荚习性、分枝数、籽粒品质及抗病虫等特征。
5.2根瘤数测定
在大豆初荚期(R4期)时对大豆有效根瘤数(直径大于2mm)统计,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抽选10株大豆测定其有效根瘤数。
DB35/T2179—2024
3
5.3生物量测定
在鼓粒完成期(R5期)对大豆品种的地上部生物量进行测定,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抽选10株大豆测定其鲜重指标,并根据种植密度折合成每亩鲜重产量。
5.4收获和计产
按照NY/T1299的规定执行。
6养分高效大豆品种判定标准
6.1根瘤数
每个试验品种都应以对照品种有效根瘤数(直径大于2mm)为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5_T 2123-2023 科技馆展品展项建设通用要求.docx
- DB35_T 2124-2023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安全性能技术评估规程.docx
- DB35_T 2125-2023 集中式集贸市场公平秤设置与管理要求.docx
- DB35_T 2127-2023 市场监管信息化应用系统总体技术要求.docx
- DB35_T 2147-2023 木雕工艺品编码信息规则.docx
- DB35_T 2151-2023 退役军人服务 走访慰问工作导则.docx
- DB35_T 2153-2023 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数据传输及应用要求.docx
- DB35_T 2155-2023 电梯附加电子及电气设备增设准则.docx
- DB35_T 2165-2024 临时遇困台胞救助服务导则.docx
- DB35_T 2166-2024 杉木无节材培育技术规程.docx
- DB35_T 2188-2024 海峡两岸共通 智能鞋服数据接口要求.docx
- DB35_T 2192-2024 河湖智慧监管体系构建导则.docx
- DB35_T 2194-2024 气象防灾减灾培训规范.docx
- DB3501_T 014-2023 专利与标准融合 政府工作指南.docx
- DB3501_T 016-2023 种猪引种技术规范.docx
- DB3501_T 017-2023 闽式盘架(搓背)技术要求及服务规范.docx
- DB3501_T 018-2023 茉莉花气候品质等级评价.docx
- DB3501_T 019-2023 闽菜(福州菜)标准体系框架.docx
- DB3501_T 020-2023 七境茶采制技术规程.docx
- DB3501_T 021-2023 园林景观福橘栽培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