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关于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第1页,共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静脉炎.原因(1)细菌性静脉炎:多见于病人抵抗力低下,医护人员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皮肤消毒不严格,套管脱出部分再送入血管内,局部表面细菌通过皮肤与血管之间的开放窦道逆行侵入,造成细菌性静脉炎,甚至引发败血症。(2)化学性静脉炎:输注的药物和液体损伤静脉内膜或软管进入静脉太短,肢体活动较剧可引起液体自穿刺点缓慢溢出,引起炎性反应。(3)机械性静脉炎:留置的静脉导管固定不牢,导管置于关节部位,导管型号较大而静脉较细,穿刺和送管动作不当等对静脉形成摩擦性损伤。(4)血栓性静脉炎:由于留置的静脉导管固定不牢,导管型号较大,进针速度、角度不当,反复穿刺损伤静脉内膜所致。第2页,共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静脉炎临床表现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第3页,共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静脉炎预防和处理(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2)尽量选用较粗大的静脉血管,使输入药物足够稀释,减少刺激性药物刺激局部血管。(3)在病情允许并经医生同意的情况下,减慢滴注速度。(4)选择套管柔软的留置针,避免在关节处穿刺。(5)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的套管尖端劈叉现象,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6)每次输液前后,均应观察穿刺部位和静脉走行有无红、肿,询问病人有无疼痛与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可及时拔除套管进行湿热敷、理疗等处理。(7)对仍需输液者应更换肢体,另行穿刺。(8)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灭菌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第4页,共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导管堵塞原固(1)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2)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3)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临床表现静脉点滴不畅或不滴,推药阻力大。第5页,共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导管堵塞预防和处理(1)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2)应正确掌握封管时推注封管液的速度。(3)避免封管后病人过度活动或局部肢体受压、高血压病人因静脉压力过高引起血液反流导致导管堵塞。(4)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5)指导病人自我护理。第6页,共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液体渗漏原因(1)由于穿刺时刺破血管或输液过程中针头滑出血管外,使液体进入穿刺部位的血管外组织而引起。(2)固定不牢、病人躁动不安。(3)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临床表现局部组织肿胀、苍白、疼痛、输液不畅,如药物有刺激性或毒性,可引起严重的组织坏死。第7页,共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