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文明美德演讲稿4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四年级五班的陈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牵手
美德”。
中国有着五千年灿烂的文化。我们的祖先也以文明著称于世,在
世界文明的长河里,我们是现代文明的使者!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种
执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融会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
人心的音符。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不仅要有这种品德意识,更
重要的是要付之于行动上面。
谦让”这个词对我们既陌生又熟悉。孔融是中国古代一个杰出的
人物,小时候聪明好学,不仅才思敏捷,而且懂得尊老爱幼,父母非
常喜爱他。有一天,父亲买了一些梨,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给孔融,
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
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
一直流传下来,成了我们学习的榜样。
四月的一个星期天,我和妈妈去思源广场的图书馆借书,那天的
天气特别热,太阳火辣辣的炙烤着大地。可不远处星星点点的红领巾,
却闪动在思源广场的每个角落。走近才发现,这原来是广安区希望小
学的同学们正在为本校一位患白血病的同学募捐。她们身穿校服,手
捧募捐箱,向过路的行人讲述患病同学的不幸,她们对捐款的好心人
1/8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不停的行着队礼、鞠着弓,一遍又一遍。只见她们顾不上喝水,也无
暇顾及太阳在她们稚嫩的脸上留下通红的印记,此时的她们想得最多
的是,多一份募捐就能让身边的同学多一份生存的希望。刹那间,我
发现美德就是通过这种平凡而细小的事传播,不由自主地我也加入了
她们,广场上闪动的红领巾将小爱化大爱,将爱心接力、传递……
还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从市场买了好多大包小包的食品正准备
进楼道大门时,忽然的一抬头看见一位老奶奶正准备出门,妈妈示意
我将门推开不动,让老奶奶先出去。在老奶奶与我擦肩的那一刹那,
她对我微笑了。虽然只是嘴角微微扬起,但我的心好像被阳光照耀般
的温暖。是啊,那么一个小小的动作,就把我与老奶奶的距离拉近了
一大步。这让我想到,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愿意做那么一个小小的动
作,即使是不认识的人也会对你微笑,这是多么值得让人高兴的事情
啊。
古人言“小而不为,老来何为?”,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
应当是传播美德的先锋,文明礼仪的标兵,我相信如果人人都能讲文
明,有礼貌,那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和
美德手拉手,结伴同行!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演讲稿范文文明美德演讲稿(2)|尊敬
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文明美德伴我成长》。
2/8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文明美德是什么?文明美德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困难
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同学相处时的热情;是见到师长时的一声问
候;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
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主动制止;是自觉给老幼让座的瞬
间……文明是一种美德,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美德伴随着我的成长。
经常在学校的铁门边看到一个小小的黑板,上面的表扬总会令我
愉悦。其实并不是我得到了什么表扬,只是当我看到自己的同学拾金
不昧时,由衷的高兴而已。学校强调学生的养成教育,我认为这是与
中国传统的文化一脉相承的。最自豪的是,排着整齐的路队,在校园
的林荫道上大声向过往行人问好:“叔叔好”“阿姨好”“爷爷奶奶
好”“老师好”,看着他们开怀的笑容,我们更加明白做一个懂文明
的孩子是多么的幸福和满足。
校园是我们学生的花园和天堂。虽然,老师耳提面命要爱护自己
身边的环境,校园垃圾却总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是不是我们的学生
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反思总能找到出路,学校让每个
班级每天派出两名卫生督导员,每个学生在执勤的时候,深刻的感受
到了清洁人员的辛苦。是啊,那位佝偻着背,披星戴月地爱护着“花
园”的阿姨,我们真该对您说声“对不起”!
文明不仅仅是教科书上赋予的慨念,文明不仅仅是选择对错的选
项,文明更应该是生活中行动的体现。刘备曾劝其子要“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