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清明节小学生国旗下讲话稿2024(3篇)
清明节小学生国旗下讲话稿2024(精选3篇)
清明节小学生国旗下讲话稿2024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的这句诗大家一
定倒背如流了吧。这次清明,因为离老家太远,所以不能回家祭拜
爷爷奶奶。所以,我决定,去青龙山扫墓。
初到青龙山,一片雾蒙蒙,虽然看不清什么,但远处的景物若
隐若现,更给青龙山增添了几分朦胧的美感。
刚刚爬上通往墓碑的阶梯,便立刻被两旁的青葱的松杉所吸引。
这一棵棵绿油油的松杉,仿佛是一位位永垂不朽的战士们,挺拔着
身躯,眺望着远方……
没走一会儿,那高耸入阴的烈士纪念碑便出现在眼前。
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重。我思绪万千:这些战士用他们的鲜
血与青春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和和谐的日子。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
解放了整个中国。毛泽东在天安门前激情高昂的演讲,拉开了新中
国的帷幕。我们,已经不是那个任人蹂躏,任人践踏,任人掠夺的
旧社会了。一切,都对归功于他们—愿为中国献出生命的战士!名垂
青史的战士!
忽然,一阵清脆的如银铃般的笑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抬头一看,
几个小朋友正在一块快乐的玩耍着。我微微一笑,似乎,他们现在
可能不知道,也不懂。这个纪念碑,铭刻在上面的一个个名字待变
着什么,他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他们可能一无所知。
我采了一束花,走到碑前,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轻轻地,
那一束花被我放在碑前。一个深深的鞠躬。心里默念,安息吧,战
士,我们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的。
那些奋勇杀敌的将士,我会祭奠;现在来之不因的生活,我会珍
惜。告诉他们我们国家强大了,不再任人欺凌了,就是对他们最好
的慰藉了吧。
清明节小学生国旗下讲话稿2024篇2
在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早晨,我在睡懒觉。忽然,太阳
公公把我左晒晒、右晒晒好像在说:“别睡懒觉了,快点起床呀!”
见我不醒,太阳公公又叫小鸟帮忙,小鸟把我吵醒了。起来之后,
听爸爸说要去拜祭已经去世的奶奶,我立即就答应了。
过了一会儿,小姨和弟弟来了,妈妈说:“儿子,你跟小姨去
姥姥家,”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姥姥,姥爷了,也很想他们,就
同意了。爸爸用车送我们,在行驶的路上,我看到了清洁工人,有
的在浇花,有的在捡垃圾,有的在扫马路,好辛苦呀!我还看到大树
爷爷一摇一摆的,好像在说:“啊!今天的太阳多好呀,我可以晒太
阳啦!”我听到小鸟愉快的歌声,好像在举行音乐会,真激动人心哪!
还听到小草一摆一摆的声音,好像在说:“早上利用雨露洗了一下
澡,赶快把头吹干!”真有意思呀!
到了姥姥家,我问小姨,小姨:“清明节是干什么的节日呀?”
小姨回答说:“清明节是一个节气的日子,表明天气在逐渐的变热,
也是怀念祖先的节日。”姥姥说:“对呀,你爷爷也要去祭奠祖先
呢。”
我记住了清明节是一个祭奠祖先的日子。
清明节小学生国旗下讲话稿2024篇3
尊敬的老师们、友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初二_班的,我今日国旗下的主题是《清
明节》。
本周五我们即将迎来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清明节。除了三
天的小假期,同学们是否了解清明节呢?清明节,又称春游节、行清
节、三月节、祭祖节,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明
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我国传统节日。
扫墓祭祖与春游郊游则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
主题在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是传承家庭人伦的重要载体,那么清明祭祀就是文化表
达,是感恩先人、亲密人情的重要方式。每逢清明季节,人们无论
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与祭祖活动,缅怀祖先。这样的礼俗文化就
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
清明节,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
春游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最佳季节。清明季节,春回大地,自然
界处处呈现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间。春游这种
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
祀的迎春习俗。可能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在生活节奏极快的现
代都市已经没有那么流行,但在古代民间则长期坚持着清明春游的
习惯,人们会扫墓之余带上一家老少在乡野山间游乐一番。程颢在
《郊行即事》中写到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就是在清
明节春游时有感而发创作的。可见,春游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
除了,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