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四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八语言文字运用分点突破1第2课时正确运用成语.pptx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四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八语言文字运用分点突破1第2课时正确运用成语.pptx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八语言文字运用

分点突破一正确使用词语

第2课时正确运用成语;提能训练练案[31];逐点突破?建知识之架构;●知识有图解;●技法有点拨

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成的固定短语(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大多由四个字组成。

考向(一)成语正误辨析

1.理解成语的准确含义,切忌望文生义

很多成语来源于古代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典籍、文学作品等,往往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整体性等特征,需要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它的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切忌主观臆断,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登高自卑”并非“登上高山很自卑”的意思。“自卑”在文言文中是两个词,“自”是介词“从”,“卑”是“低处,底下”的意思。“登高自卑”的意思是“登高山从底下开始。比喻事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分析并判断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是否正确。;【答案】示例:(1)“风生水起”:比喻事情做得特别好,一定的时间里就发展得特别快,迅速壮大起来或是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这里只看到了成语的表面义,属望文生义。

(2)“亡羊补牢”:指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此处误为“不可挽回”之意,属望文生义。

(3)“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形容贫穷。语境中“却”字说明后面形成转折,再联系“千金难买”,这里应用“不值一钱”。属望文生义。;2.把握成语的侧重点,切忌语意不合

有些成语侧重这一方面,有些成语侧重那一方面,如果忽视了这些,其用法便是错误的。如“不寒而栗”指不冷而发抖,侧重于因恐惧心理引起的发抖,若用于因天冷引起的发抖就使用错误。再如“视而不见”偏重于不注意、不留心,“视若无睹”偏重于不重视、不关心。“称心如意”偏重于称心,“心满意足”偏重于满意、满足。“举棋不定”偏重于行为,“犹豫不决”偏重于思想。“不约而同”偏重于行动,“不谋而合”偏重于见解。“设身处地”强调想,“身临其境”强调去。辨析成语时,应仔细分析成语的侧重点与具体的语??是否相合。;分析并判断下列成语运用是否正确。;【答案】示例:(1)“如履薄冰”:像踩在薄冰上。比喻做事极为小心谨慎,存有戒心。只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而非侧重客观情况之危急。此处使用错误。

(2)“一言九鼎”:指一句话重于九鼎,形容说话极有分量。此处强调诚信精神,与成语意思不合。成语使用错误。

(3)“搓手顿脚”:形容焦急不耐烦的样子。侧重点在烦躁上。此处使用错误。;3.把握成语的轻重大小,切忌语境不协

成语本身语意的轻重,应与成语所处的语言环境相互协调,防止因不辨语意轻重而造成语境中成语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的现象。如成语“自以为是”和“自命不凡”,前者的意思是认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他人意见,形容主观、不虚心,语意较轻。而后者的意思是自以为很了不起,自认为比别人高明,瞧不起别人,语意较重。;分析并判断下列成语运用是否正确。;【答案】示例:(1)“十恶不赦”:形容罪大恶极,不可饶恕。吴某操纵无人机“黑飞”,违反了国家法律,但此处使用“十恶不赦”,未免轻重失当。

(2)“自作自受”:意思是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结果。在此句中用以表述人们对罪犯判处死刑一事的看法,很明显感情程度过轻,成语使用轻重不当。

(3)“口诛笔伐”:诛,讨伐;伐,攻击。指用言论或文字宣布罪状,进行声讨。文中说“他对莎士比亚进行了最猛烈的攻击”,使用“口诛笔伐”轻重恰当。;4.明确成语的使用范围,切忌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在用法上具有很强的单一性,有适用的对象和特定的使用范围。如果使用时不分清对象,就会出现张冠李戴现象。比如“炙手可热”指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多误用于指人物名声显赫。“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此成语不能用于形容一般事物数量多。因此,在使用成语时,要思考是否因不知成语的搭配对象而将其与不合适的对象进行搭配,是否因不明成语的特定使用范围而将其用在不适合的语境中。此类张冠李戴的成语在高考试卷中并不鲜见。;分析并判断下列成语运用是否正确。;【答案】示例:(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此处不能用于“澳门历史城区”。

(2)“不露声色”: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应该用于人,语境说的是器物上看不见刀斧加工的痕迹。

(3)“宵衣旰食”:指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句中扩大了该成语的使用范围,使用错误。;5.分辨成语的前后语境,切忌重复矛盾

有些成语本身已包含了某个意思,如果为其提供的语境中又出现该成语已有的含义,则会造成语意的重复。有些成语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正好相反,造成前后矛盾。如“真知灼见”本指正确透彻的认识,若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27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8月0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