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陈波儿、章泯、钟敬之、吴印咸 北影学院事业奠基人 .pdf

陈波儿、章泯、钟敬之、吴印咸 北影学院事业奠基人 .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龙源期刊网

陈波儿、章泯、钟敬之、吴印咸北影学院

事业奠基人

作者:刘小磊

来源:《中华儿女》2013年第04期

2012年12月22日,北京电影学院北京校友会成立之际,陈波儿、章泯、钟敬之、吴印咸

这四位中国著名电影教育家、北京电影学院创始人的铜像雕塑也在北京电影校园里正式落成,

揭幕。

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四位先贤为代表的一批电影人,听从中国共产党人的号召,以振兴民

族电影、复兴民族文化为己任,投身进步电影事业,拍摄了一大批传世精品,创造了那个时代

电影创作的辉煌。随后,他们辗转延安、东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中,坚持电影创

作、电影教育,拍摄了大量珍贵历史影像和大批优秀电影,培养了一大批电影人才,为人民电

影事业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他们高瞻远瞩,以创建中国人自己的电影大学的气魄,创

建了北京电影学院前身——表演艺术研究所,为学院的发展倾注了毕生心血。

党委书记侯光明教授在揭幕仪式致辞中讲到,四位先辈塑像的落成,是一种精神感召,它

们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北京电影学院人,为北电不断创造辉煌。

陈波儿先做革命家,再做艺术家

1907年,广东海阳县庵埠镇做干果批发生意的商人陈湘波家诞生了一个女娃,这让长女

和长子都已不幸夭折的陈湘波喜出望外,按宗谱顺序给女娃起名舜华。父亲手中的掌上明珠,

却因为母亲是侧室,从小受到祖母和正房太太的轻视和奚落。舜华因此叛逆、倔强,在小姐妹

都爱胭脂花裳的年纪,她独爱女兵的英姿飒爽。1928年,舜华自作主张的剪掉了大辫子,顶

着“革命头”奔赴上海艺术大学念书,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根据“布尔什维克”中“布尔”的谐

音,为自己更名“波儿”。

岁21的陈波儿自此踏上了坚定不移得用生命捍卫革命的道路。她参加鲁迅等进步人士发

起的“保障人权自由大同盟”,加入中共地下组织直接领导的第一个话剧团体“上海艺术剧社”,

成为中国革命戏剧最早的演员。在左翼文人进入电影界时,她先后在“明星”和“电通”影片公司

主演了故事片《青春线》、《桃李劫》、《生死同心》等,质朴的表演和清新的气质让陈波儿

在广大知识青年心目中影响广泛。1936年底,后方传来傅作义将军领导的部队在抗日前线一

举攻克敌人侵占的“百灵庙”。陈波儿兴奋地组织了“上海妇女儿童慰劳团”奔赴绥远前线慰问抗

日将士。一行人回程时途径北平,陈波儿受邀观看了刚刚从延安回来的斯诺举行的陕北红军摄

影展,第一次看到革命圣地的她被陕北高原的活力吸引,“加入中国共产党”、“到延安去”的愿

望深深扎根在了她的心中,回到上海,陈波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介绍人:李克农、

叶剑英。

龙源期刊网

1938年11月,共产党员陈波儿接到党组织命令奔赴延安,与她不约而同奔赴延安的是和

她有着共同革命理想的老搭档袁牧之,他带着在中国拍摄纪录片的荷兰著名导演伊文思赠送给

八路军的摄影器材。波儿一生主演过四部电影,有三部都是和袁牧之合作的,但此时二人已经

许久未见了,或许是欣喜激发了灵感,不久他们合作了话剧《延安生活三部曲》,之后不久波

儿又带着战区妇女儿童考察团六次穿过敌人封锁线、两渡黄河,深入晋察冀开展抗日民主戏剧

演出活动了。

抗日战争胜利了,长春日伪“满洲映画协会”被中国共产党接收,1946年8月,受周恩来

同志指示,陈波儿到达兴山。再见老朋友袁牧之,分外感慨,此时波儿的前夫任泊生已经再婚

了,尽管所有因果都是源于革命,但心中也不可谓不苦楚。袁牧之担任厂长,陈波儿任党总支

书记兼艺术处处长,我党第一个正规的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制片厂诞生了,新中国第一部故

事片《桥》应运而生,拉开了我们十七年电影的篇章。《光芒万丈》、《赵一曼》、《中华女

儿》,大型纪录片《民主东北》在我们最紧缺电影人才,一切都百废待兴的时期代表着新中国

电影在国际影坛大放异彩。而此时,袁牧之与陈波儿这两位有着坚定革命信念的同路人也决定

携手共渡未来的人生。

1949年10月1日,陈波儿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亲眼见证了第一面五星红旗缓缓升起,这是

她所坚守的革命信仰的胜利。作为新中国电影局艺术处处长的陈波儿,给自己制定了更严苛的

工作计划:在新中国“建立一所我们自己的电影大学”。1950年9月,西四石老娘胡同4号,表

演艺术研究所举行了开学典礼,开启了人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7****67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