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增值额:衡量企业规模的一种新度量
摘要:目前关于企业的研究往往都会涉及企业的规模和其他因素的相关性,
而对于企业规模这一概念的理解,往往由于各取所需的关系而存在着含混。以往
的研究主要用营业收入、资产规模、股本资金或者企业用工人数甚至机构的分支
数这些指标来代表企业规模。这些规模指标或不易获得或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正
在失去其应有的作用,而需要有新的度量方法来填补其空缺。本文提出以增值额
为企业生产规模的度量单位并与其他度量单位进行实证比较。
关键词:企业规模度量;增值额;规模经济
经济学的研究中有许多涉及企业规模的领域,如规模经济效应、企业规模带
来的资本劳动替代效应、各类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以及企业规模对工资所带来
的影响等。其中的实证研究因为研究目的不同,往往将“企业规模”这一概念用各
自调查能获取的或者需要的指标来代表。经常被用到的指标有营业收入、年末用
工人数、资产规模、股本资金还有下设机构的分支数等。这些以往的指标在当时
的确可以反映其研究样本的规模大小。那么这些指标在当今环境下能否达到它们
的应有作用,是否有更加有针对性的指标呢?
一、现行企业规模标准的缺陷
(一)年度营业收入
由于现代企业对其生产分工的细化程度越来越深,一条产业链可能被瓜分为
数量惊人的产业层次。比如在“浙江苍南县金乡镇徽章产业集群”,一枚小小徽章
的生产环节包括设计、熔化金属、写字、刻模、晒版、打锤、钻孔、镀黄、点漆、
制针、打号码、装配、包装等十几道工序。这些工序原来可能会融合进一家企业,
由不同生产小组分工完成,而现在却被分进了很多家加工专业户独自完成。这样
的分工所包含的极低的交易成本和管理费用以及生产浪费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
生产成本而赋予企业以更强的竞争优势。并且,由于缩小了生产单位,这些分散
的企业对市场的敏感性得到了大大加强,不会再因为企业规模过大不能及时调整
的关系而进行无市场产品的生产。这种变化可能在市场中体现为企业“分家”、产
品加工步骤外包等,在非公有制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1]不幸的是,这种趋势会大大冲击营业收入作为企业规模衡量标准的准确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原来一个每年卖出一千万个价格为10元产品即年营业收入为
1亿元的私营企业为了降低管理费用而拆分成了10家对原来的产品进行不同步
骤加工的企业,为了简化计算,假设它们只生产一种产品,且这种产品分为十个
盈利空间相同的步骤,分别由那十家企业完成。那么如果“分家”后的十家企业的
终端产品总价值保持为1亿元,它们的营业收入总和却会变为
(1000+2000+3000……)=55亿元。企业的总产能没有发生变化,但是以营业收
入为规模度量单位的企业规模却增长了450%。这一简单的假设虽不能够完全代
表当前环境下营业收入与企业实际规模之间的背离,但是却也可以证明营业收入
已不能胜任其之前的对企业规模的度量作用。
(二)年末资产规模/企业注册资本
2000年后至今(2012年)高利润行业对企业的吸引导致了实体经济的利润
率逐渐趋于平均化,连不少拥有技术和规模效应的国内知名的大品牌、大企业,
都陷入了低毛利率而“薄利多销”的境况中,许多企业都决定将其资产投入资本市
场以放大其盈利能力。如一篇人民网的报道中写道“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格力、
美的、海尔的2009年净利润,分别为2913亿元、189亿元和1149亿元,而龙
头房企的年度净利润,几乎是家电龙头的一倍以上。也正是资本市场这个巨大蛋
糕的诱惑,靠家电起家的这些企业开始大批量地进军地产行业。”2011年以来,
实体经济利润率下降更为明显,许多实体经济出现空心化的现象。基于这样的经
济背景,笔者认为资产规模类的指标,如总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等能反映
企业的盈利能力,但由于现在企业普遍的盈利能力和生产能力的脱离,因此不能
适应以追踪生产行为为目的的研究的需要。
至于注册资本,即企业的注册资本或者股本,完全没有反映企业在调查之前
因为盈利而形成的资产,因此完全不能作为企业规模的衡量指标。
(三)年末用工人数
与上面所分析的两个指标不同,用工人数虽然在不同的产业中因为生产模式
差异而不能跨行业比较,但是却能够很好地反映同一产业中的企业相对规模。然
而,目前研究调查当中的中小企业在劳动人员登记制度上控制不严,会对用工人
数的数据采集造成很大的困难。笔者计算了2008年一份浙江省政府发展研究中
心于2008年4月、5月在浙江省嘉兴市、绍兴市、金华市、台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预制u型渠道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人体生理与健康(一)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章末复习.pptx VIP
- 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 VIP
- “哪吒、DeepSeek”爆火彰显文化自信PPT.ppt
- 2023辅警公共基础知识100题及答案.docx VIP
- 辅警公共基础知识100题及答案.docx VIP
- 【英语字帖】苏教译林版英语小学四年级上册单词表衡水体练字描红字帖(含音标).pdf VIP
- WA7527塔吊性能说明书-WA7527-16D操作手册WA2022版.pdf
- 香烟过滤嘴功能性材料开发.docx
- 《有机物分子式与分子结构的确定》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