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墨家法律思想.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墨家思想对中国法律思想及制度的影响

一、墨家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的影响

墨家名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十分重要,胡适先生曾总结道,墨子在孔子主张一切正名

为先以及老子主张无名的两种极端之间别寻出一种执中的名学,这是墨家名学的第一种贡

献;墨家根据同异有无的道理,设为效、辟、侔、援、推各种方法,是墨家名学的第二种贡

献;墨家论知识,注重经验,注重推论,是真正科学的精神,是墨家名学的第三种贡献;墨

家名学论“法”的观念,上承儒家“象”的观念,下开法家“法”的观念,这是墨家名学的

第四种贡献[1]。可以说,这四种贡献不仅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亮点,也是中国法律思想史中

不能忽视的部分。

另外,墨学的功利思想也极大地影响了儒墨两家。首先,凡攻击某派最力的人,便是受

那派影响最大的人,例如孟子。所以孟子不但尊重个人,尊重百姓过于君主,还要使百姓享

受乐利,这种墨家的影响,孟子自不觉得。孟子论政治不用孔子的“正”字,却用墨子的“利”

字。只不过他不肯公然用“利”字,所以用“仁政”两字。他对当时的君主说道“你好色也

不妨,好货也不妨,好田猎也不妨,好游玩也不妨,好音乐也不妨。但是你好色时,须念国

中有怨女旷夫;你好货时,须念国中穷人的饥寒;你出去打猎、作乐游玩时,须念国中的百

姓有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痛苦。总而言之,你须要能善推其所为,你须要行仁政。”

这是孔子、孟子不同之处。孟子的政治学说含有乐利主义的意味,这是万无可讳的。但他同

时又极力把义利两字分得很严。他初见梁惠王,一开始便驳倒他的利字。细看这两章,可见

孟子所攻击的利字只是自私自利的利。大概当时的君主官吏都是营私牟利的居多。这种为利

主义,与利民主义绝相反对。所以孟子反对利的理由,还只是因为这种利究竟不是真利。又

如韩非的功用主义和墨子的应用主义大旨相同:墨子说“故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

慈父,不爱无益之子”,韩非说“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

怀衽,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

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只是韩非更为激烈。

二、墨家对后世思想的影响

秦汉以来,墨家作为思想体系和学派逐渐消失无闻,并且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独

立学说、思潮和派别。这大概是由于,尽管作为小生产劳动者的手工匠作和农民仍大量地长

期存在,但已经没有像春秋战国时代那种自由的社会环境和自由的意识气氛。特别在独尊儒

术以及后来佛教东来之后,小生产劳动者文化落后,见闻闭塞,经年累月束缚在自己的狭小

天地内,一般便受着社会统治意识的控制和支配,很难从自身中再产生像墨子这样的思想家

或思潮、学派。

所以,只有在社会发生大分裂的斗争时刻,那些带有墨家色彩的意识、思想、纲领、口

号,才可能被表现出来和提上日程。这个时刻主要就是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

中国历史上有频繁和巨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虽然有关文献大都无存,已经无法考

察、了解它们的意识形态,而且由于农民起义大都是铤而走险、官逼民反,不一定都有条件

和时间作真正自觉思考或理论准备,然而,就在极不完全的挂一漏万的残存材料中,也仍然

可以看出其中好些基本思想倒是与上述墨子思想有一脉相通之处的。[2]

最早的例子是陈胜的“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著名传说。它不一定有什么深意,但与墨

子所讲“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在思想特征上似乎是可以相通的。只是一个是在和平时期

讲“尚贤”,认为从贱人中可以举拔贤能;一个是在起义时期认为贱人也可以作将相以至帝

王。它们在反对等级不能逾越和富贵在天的命定思想上,是同一种语言。又如,保存在《太

平经》里的少数片断字句,像强调“天生人幸使其人人自有筋力,可以自衣食者”,一再反

对“或多智反欺不足者,或力强反欺弱者,或后生反欺老者,皆为逆,故天不久佑之”等等

思想,也可以与墨子主张“强力”、“兼爱”联系起来。尽管《太平经》早已成为统治阶级

“惩恶扬善”、修道求仙的正统典籍,但这部道家汇集中的某些东西又确曾与农民起义,如

汉末张角起义有关。

从历代农民起义、农民战争某些意识形态的共同特征看,几乎都以某种超自然的人格神

作为主宰、命令来支撑和证明起义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来组织队伍,统一意志,严格纪律。

农民起义也常常一方面讲求博爱、平等、共患难,另一方面又承认甚至强调等级、上下的差

别,与墨子的矛盾两面都有相通或相同之处。尽管农民起义大多打着道教、佛教的旗帜,并

不理睬墨子,但这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墨子,而墨子本人也非神或佛。当然,在农民起义和

农民战争中,某

文档评论(0)

麒麟瑞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