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周口理工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100题)
1、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他的一生伟大功绩不包括()。
A.坚定维护民主共和国制度和国家完整统一
B.发动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
C.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并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个政策
D.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了当时亚洲的第一个共和国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孙中山先生坚决反对军阀分裂割据,坚定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和国家完整统一。B项错误,1924年9月3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召开第七次会议,会议议决:发表北伐宣言,及大本营移驻韶关宣言,以“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北方军阀”为号召,进行北伐,9月4日,孙中山在广州组建北伐军。9月18日,中国国民党发表《北伐宣言》。但孙中山于1925年3月去世,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正式开始,故孙中山先生不是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的发动者。C项正确,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D项正确,1911年孙中山领导推翻清朝政府的辛亥革命,将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推向灭亡,孙中山建立起中华民国,是当时亚洲的第一个共和国。故本题选B。
2、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结果。中国节日按照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组为()。
A.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重阳节
B.元宵节—清明节—寒食节—重阳节
C.端午节—寒食节—清明节—重阳节
D.重阳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元宵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寒食节是在清明节前一二日,常见的习俗有禁烟火、吃冷食、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基本主题。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民间节日活动主要有吃粽子、赛龙舟、饮雄黄酒、挂香袋、插菖蒲等。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正确的排序为: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重阳节故本题选A。
3、()是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专制皇权之间矛盾的爆发。此叛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
A.八王之乱
B.七国之乱
C.土木堡之变
D.靖难之役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B项正确,七国之乱是发生在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因汉景帝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C项错误,土木堡之变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明英宗第四次北伐,因情报失灵兵败瓦剌。土木之变致使明英宗被俘,五十余名随行出征而没有实战经验的文官武将战死,军火武器研发被大大阻碍,京城的门户亦已洞开。D项错误,靖难之役是建文元年到建文四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故本题选B。
4、《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它是由明代著名科学家()所著。
A.张衡
B.沈括
C.宋应星
D.徐光启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张衡是中国汉朝的科学家,他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他对地震也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并利用这架仪器成功地测报了西部地区发生的一次地震,引起全国的重视。这比起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地震的历史早了一千七百多年。B项错误,沈括是北宋科学家,代表作为《梦溪笔谈》,该书总结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英国学者李约瑟称沈括是“中国科技史上最卓越的人物”,《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C项正确,《天工开物》的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