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100题)
1、人工智能对社会经济发展、生产生活领域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将威胁到人类的存在。对此,我们应秉承的态度是()。
A.有条件就使用,没有条件就不使用
B.放任发展,不必顾虑人工智能发展所涉及的社会伦理问题
C.限制发展,人工智能只能在某一领域使用
D.理性看待,科学发展、有序利用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但要将其作为重要的使能技术推动各个领域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更要作为重要驱动力之一推动社会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人工智能相关应用与服务直接作用于社会,也将以最直接的方式接收到社会的反馈。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做到透明与可解释、安全可控、可验证、可追责,为推动技术普惠各行各业、各个国家与地区,应避免恶意竞争,促进开放合作与包容共享。做到理性看待,科学发展,有序利用。故本题选D。
2、“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这段材料对应的是()。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黄埔条约》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南京条约》第五条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这一规定打破了以往闭关锁国的政策,事实上宣告了闭关锁国的破产。故本题选B。
3、()是测定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间接指标,代表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的总量,适用于快速检测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情况。
A.生化需氧量
B.硬度
C.化学耗氧量
D.总需氧量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有机物都有被氧化的共性,即在氧化分解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可以用氧化过程消耗的氧量作为有机物的指标。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采用生物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溶解氧、总需氧量等指标来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A项错误,生化需氧量指水中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被需氧微生物分解时消耗的溶解氧量。水中有机物越多,生化需氧量越高。B项错误,硬度是物理学专业术语,指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是比较各种材料软硬的指标。C项正确,化学耗氧量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等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代表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的总量,是测定水中有机物含量的间接指标。D项错误,总需氧量是指水中的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所需要的氧量。故本题选C。
4、苏东坡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的思念之情。
A.父母
B.朋友
C.妻子
D.兄弟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此词以月起兴,苏轼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故本题选D。
5、文学名著()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茅盾的代表作之一。
A.《白杨礼赞》
B.《多收了三五斗》
C.《子夜》
D.《灭亡》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A项错误,《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B项错误,《多收了三五斗》,是叶圣陶先生的短篇小说,从河埠头的万盛米行粜米到街上购物,不同的处所,不同的场景,讲述了旧中国农民丰收成灾的悲惨命运。小说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江南一群农民忍痛亏本粜米,在丰年反而遭到比往年更悲惨的厄运的描写,形象地揭示了旧中国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农村急遽破产的现实,预示着农民必将走上反抗的道路。C项正确,《子夜》,原名《夕阳》,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约30万字。小说以1930年5、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标准卷.docx
- 2025年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往年题考.docx
- 2025年厦门华厦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新版.docx
- 2025年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带答案.docx
- 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精品(预热题).docx
- 二零二四年度屋顶防水施工与屋顶绿化养护合同3篇.docx
- 202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综合卷).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突破训练).docx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全国通用】.docx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名校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