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3)文言文阅读——高考语文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
一、文言断句
一、文言文断句三原则
1.词句意思要通顺
示例:史可法,明臣也,其不屈正也。(《两般秋雨庵随笔·史阁部书》)
分析:句中的“其不屈正也”易产生歧义,中间应点断,即“其不屈,正也”,意思是他的英勇不屈是正义的。
2.内容要符合情理
示例:太祖在江州,遣诸将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明通鉴》)
分析:按以上标点,“陈德华、高费聚”只有两个人,与下文所说“三路兵”相矛盾,且史载无此二人,应该是“陈德、华高、费聚”三人。故此句应断为:……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
3.要兼顾古汉语及古代文化知识
示例:夫唯禽兽无礼……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记》)
分析:“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令人费解,这是因为句中把两个相邻的意义不同的单音词“作”“为”当作双音词或词组,致使该断的地方没有断开。应断为: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作”在这里是“兴起、出现”的意思。
二、文言文断句七法
1.体察文意法
文意是断句的基础。文言文断句,首先要把握文意。即弄清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怎样的意思,这个意思大致是用几句话表达出来的,有哪些关键词。断句时可抓住这些关键词,前后连缀。符合整段文字大意且符合语法习惯的,要连缀在一起;连缀在一起不符合整体意思表达的,就要考虑断开。这是基本的断句方法。
2.对话标志法
文言文对话,常以“曰”“云”“言”等为标志。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之后就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3.虚词标志法
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句首虚词
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语气词
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其后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
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上下文意贯通,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单音或复音虚词)
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中连词、介词
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
【特别提示】利用虚词标志断句要注意以下几点:
1.“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点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时,可点断也可不点断。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做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后断开。但如果“而”连接了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如:“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石钟山记》)
4.“夫”有时也作指示代词(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用在句中,这种情况则不能点断。如:“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
4.动宾短语法
古汉语中,多有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为中心的句子,找出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可以区分出独立的分句,明确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
5.名词、代词法
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语、谓语、宾语,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也可以帮助断句。常见代词有吾、余、予、尔、汝(女)、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等,常见称谓有公、卿、君等。
6.句式断句法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反问句、被动句及某些固定句式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判断句,如“……者,……也”等;疑问句,如“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等;被动句,如“为……所……”“受……于……”等;固定句式,如“如……何”“况……乎”“何……为”等。当然,文言文中还常常会有省略的情况,断句时必须根据语境找出省略成分,方能正确断句。
7.修辞断句法
文言文中经常运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断句。
二、文言词语与文化常识
一、古代文化常识题命题八设误
1.扩大官职职权范围
考查某一官职或部门的职责时,添加了不属于它的职责,扩大了职权范围。如把工部和户部的职责混淆。
2.古今地名识别不清
考查古代地理常识时,常常用今天的地理知识去阐释古代的地理知识,弄错古代地名的说法或范围。如,“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中,“‘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是错误的。
3.弄错官职任、免、辞
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5)地球上的水——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 (5)人民当家作主——高考政治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 (5)万有引力与航天——高考物理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 (5)细胞的生命历程——高考生物学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 (5)阅读理解——高考英语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 (6)机械能守恒定律——高考物理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 (6)七选五——高考英语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 (6)遗传的细胞基础——高考生物学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 (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 (7)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高考政治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最近下载
-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选择题100道.docx
- 设备质量保证措施.docx VIP
- 研究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处理中的应用.docx VIP
- 设备质量保证措施.pdf VIP
- 数学教案_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教学设计.docx
- GZ-2022062 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正式赛卷完整版包括附件-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正式赛卷.docx
- 信息技术在乡村学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劳动二年级下册粤教版(主编:徐长发)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教师党课讲稿: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最新.doc VIP
- (word精品)2022年甘肃省兰州市诊断考试(一诊)数学试题(附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