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地球上的大气——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
1.大气的垂直分层
(1)对流层
①高度范围:低纬:17~18km;高纬:8~9km。
②特点
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约0.6℃)。
空气对流现象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平流层
①高度范围:从对流层顶部至50~55km高空。
②特点: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
③对人类的影响:平流运动有利于航空飞行;臭氧层有保护地球生命的作用。
(3)高层大气
①高度范围:从平流层顶部到2000~3000km的高空。
②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先下降后上升。
③对人类的影响: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易混易错】
逆温现象
含义
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这主要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离地面越远,受热越少,气温就越低。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逆温的形成至消失过程
逆温的类型
(1)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的夜晚或黎明,地面辐射强烈近地面大气迅速冷却,而上层大气降温较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辐射逆温在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夏季较弱,冬季较强。辐射逆温主要出现在中高纬度大冬季黎明前。
(2)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层上,暖空气的下层受到冷的地面或气层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受其影响较小,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平流逆温主要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
(3)锋面逆温。锋面是冷、暖气团的过渡带,暖气团位于锋面之上,冷气团位于锋面之下,如果冷、暖气团的温度差异比较显著,会产生明显的逆温现象。
(4)地形逆温。在盆地或山谷地形区,夜间山坡上散热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导致盆地或山谷底部原来较暖的空气被迫
抬升,形成上暖下冷的空气结构,出现逆温现象。
逆温现象的影响
雾
早晨易出现大雾天气,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影响人们的出行,易发生交通事故
大气污染
逆温使空气垂直对流受阻,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如雾霾),危害人体健康。如果位于盆地内,污染将会更加严重
沙尘暴
逆温时不利于沙尘扬起,可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航空
低空逆温造成的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影响。高层逆温对飞机飞行却极为有利,原因是高层逆温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的发展,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2.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①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气温升高,全球变暖。
②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深秋农民利用燃烧秸秆制造烟雾预防霜冻;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
【易混易错】
热力环流的形成——“一个关键、四个步骤”
“一个关键”是确定近地面两点的冷热
热容量大的地球表面,白天气温较低,夜晚气温较高;热容量小的地球表面,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
“四个步骤”
(1)热上升,冷下沉——近地面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冷空气下沉。
(2)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热的地方形成低压,近地面冷的地方形成高压。
(3)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为高压,其高空为低压;近地面为低压,其高空为高压。
(4)水平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注意热力环流的发生顺序:=1\*GB3①冷热不均→=2\*GB3②垂直运动→=3\*GB3③水平方向存在气压差异→=4\*GB3④大气水平方向的运动。
3.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近地面空气受热或冷却→气流产生上升运动或下沉运动→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具体如下图所示:
注:要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关键应掌握以下两点。
①温压关系:(如下图中A、B、C三地所示)
②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气流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如上图中=1\*GB3①=2\*GB3②=3\*GB3③=4\*GB3④处风向所示);垂直方向上,气流则由低压区流向高压区。
(2)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影响
类型
图示
形成原因
影响
海
陆
风
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海洋升温慢、气温低,形成高压。故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气温高,形成低压。故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
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山
谷
风
白天:山坡较山谷升温快,气流上升,山坡气压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5)地球上的水——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 (5)人民当家作主——高考政治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 (5)万有引力与航天——高考物理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 (5)细胞的生命历程——高考生物学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 (5)阅读理解——高考英语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 (6)机械能守恒定律——高考物理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 (6)七选五——高考英语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 (6)遗传的细胞基础——高考生物学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 (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 (7)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高考政治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