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地铁车站顶板蓄水方案
??一、工程概述
(一)工程简介
[地铁车站名称]位于[具体位置],是[地铁线路名称]的重要站点之一。车站主体结构采用[结构形式],顶板面积为[X]平方米。该车站所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地下水位较高,给车站顶板的防水施工带来了一定挑战。为确保车站顶板防水效果,需进行蓄水试验,以检验防水工程质量,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渗漏问题。
(二)工程目标
1.通过蓄水试验,全面检验车站顶板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顶板无渗漏现象。
2.蓄水试验过程中,各项监测数据准确可靠,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试验顺利进行。
3.试验完成后,总结经验,为后续类似工程的防水施工提供参考依据,提高防水工程整体质量。
二、编制依据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18)
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3.[地铁车站设计文件]
4.[相关施工图纸]
5.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周边环境条件
三、蓄水试验前准备
(一)人员准备
1.成立蓄水试验专项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技术负责人、质量员、安全员、施工员等。明确各成员职责,确保试验过程中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对参与蓄水试验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使其熟悉试验流程、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材料准备
1.准备足够数量的封堵材料,如快硬水泥、密封胶条等,用于封堵顶板上的预留孔洞、穿墙管等部位。
2.购置水位观测设备,如水准仪、水位标尺等,确保观测数据准确可靠。
3.准备排水设备,如潜水泵、排水管道等,以便在试验过程中及时排除积水。
(三)设备及工具准备
1.对试验区域内的临时用电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性能良好,接地可靠,满足试验期间的用电需求。
2.准备好用于检查渗漏情况的工具,如手电筒、粉笔等。
3.清理试验区域内的杂物和障碍物,确保蓄水区域平整、干净。
(四)现场条件准备
1.检查车站顶板防水工程施工是否全部完成,包括防水层铺设、保护层施工等,且已通过隐蔽工程验收。
2.对顶板上的预留孔洞、穿墙管等部位进行清理和封堵,确保封堵严密,无渗漏隐患。封堵完成后,进行外观检查和试水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蓄水试验。
3.在试验区域周边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试验区域,确保人员安全。
四、蓄水试验方法
(一)蓄水范围及高度确定
1.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蓄水范围应覆盖整个车站顶板。
2.蓄水高度控制在[X]厘米,以确保能够充分检验顶板防水效果。
(二)蓄水时间安排
1.蓄水试验时间不少于[X]小时,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得少于规范要求的最短时间。
2.在蓄水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进行连续观测,记录水位变化情况及渗漏情况。
(三)蓄水过程
1.采用注水方式向试验区域内缓慢蓄水,避免水流速度过快对顶板造成冲击。注水过程中,密切观察水位上升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停止注水并查找原因。
2.蓄水至规定高度后,停止注水,开始进行渗漏检查。检查人员应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按照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顺序对顶板表面进行仔细检查,重点检查阴阳角、预留孔洞、穿墙管等部位。如发现渗漏现象,应立即做好标记,并记录渗漏部位、渗漏程度等信息。
3.在蓄水试验期间,安排专人定时观测水位变化情况,每[X]小时记录一次水位数据。如发现水位下降较快,应及时查找原因,判断是否存在渗漏点,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五、渗漏检查与处理
(一)渗漏检查方法
1.直接观察法:在蓄水过程中及蓄水完成后,通过肉眼直接观察顶板表面是否有渗漏痕迹,如滴水、渗水、水印等。
2.纸巾检查法:在顶板表面可疑渗漏部位贴上纸巾,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纸巾是否有浸湿现象,以判断是否存在渗漏。
(二)渗漏处理措施
1.对于轻微渗漏部位,可采用涂刷防水涂料的方法进行处理。先将渗漏部位清理干净,干燥后涂刷防水涂料,涂刷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X]毫米。涂刷完成后,进行养护,确保涂料充分固化。
2.对于较严重渗漏部位,应先将渗漏处的防水层及保护层铲除,清理基层后,采用防水卷材进行修补。修补时,卷材应铺设平整、牢固,搭接宽度应符合要求,一般不小于[X]毫米。卷材铺设完成后,再重新施工防水层及保护层。
3.对于预留孔洞、穿墙管等部位渗漏,应先将孔洞或管道周边清理干净,然后采用封堵材料进行封堵。封堵材料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快硬水泥、密封胶条等,封堵完成后进行试水检查,确保无渗漏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三)渗漏处理后的复查
1.渗漏部位处理完成后,应重新进行蓄水试验,观察处理效果。如仍有渗漏现象,应继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