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考点及答题技巧
一、考点归纳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中心及主题。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3、根据要求提取信息。
4、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5、品味语言,赏析表达技巧。
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记叙文特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
1、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2、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一)内容概括上设题
常见题型:
题型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题型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题技巧:
(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答题格式:(时间+地点)+人+因为什么+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谁+做了什么事
(二)人物形象上设题
人物形象指的是人物的外表特征+性格特征、精神品质
题型1:辨识、分析刻画人物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本文运用了xx手法,塑造了xx形象,表现了主人公xx性格特征。
(1)正面刻画也叫直接描写,方法简称为肖(外)、语、动、心
肖像描写??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语言描写??刻画xx的性格特点,表现xx的某种品质
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2)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内心情感、品质性格,以突出中心。如杨二嫂顺手拿走母亲的手套,胡屠户替女婿扯衣裳襟,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等。
(3)侧面衬托(间接描写)?
A.侧面衬托就是通过写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可以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次要人物)
B.环境描写
题型2:如何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格式:某某是一个xx、xx的xx人?(概括)
某某是一个xx、xx的xx人?a.从····看出····、b.从······看出···
概括人物形象要从分析人物所做之事入手,结合具体的写人方法,抓住抒情、议论语句,用准确的词语写出人物身上的品质、精神方面的特点,尽可能不要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即多方面概括。
(三)赏析题上设题
常见题型:
题型1:请分析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题型2:请赏析下列句子:“······”
语言赏析包括对某个词语或整句话的赏析,通常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赏析:?
(1)修辞角度(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对偶、反语等)?
(2)人物描写角度(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
(3)在记叙文中主要是抓动词、形容词、副词、拟声词、叠词、大词小用、贬词褒用等角度赏析词语的生动传神,拟声词和叠词,主要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美感。
(4)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5)从句式特点,是否使用了特殊句式,如设问、反问、祈使句、感叹句。
答题技巧:先判断这个句子是什么类型句,如运用xxx修辞、运用xxx手法描写人物,然后结合上下文,抓住关键内容进行理解分析。
指(指出方法)+析(结合内容分析如何使用)+点(点明效果)
修辞角度:
答题格式: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请赏析句子:“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狠狠”、“钻”这些传神的神态动作,生动地写出苇子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烘托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的斗争意志和旺盛的生存力量。
●附: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比喻: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
拟人:把……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
夸张:突出了……(事物)的……(特征),强调了……的思想感情。
对比:通过……和……对比,突出了……(事物)的……(特征)
排比: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节奏匀称,语势强劲,抒发了……
设问:这个句子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提醒读者注意,引发思考(设置悬念)
反问: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强调了……
反复:这个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的思想感情。
反语:这个句子运用了反语修辞手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鉴赏《送魏万之京》赏析.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新题型:成语填空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断亲潮”反思.docx
- 2025年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项脊轩志》理解性默写(43道 ,每题两空).docx
- 2025年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上海市高考作文哲思写作微讲座15:科学理性的困境.docx
- 2025年中考语文备考之名著阅读《艾青诗选》与《水浒传》考点梳理.docx
- 成都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卷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