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65.020.40CCSB65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2008—2021
松墨天牛信息素引诱剂使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applicationofMonochamusalternatuspheromone
attractant
2021-09-28发布2021-12-28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5/T2008—2021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使用技术 1
5使用效果评价 3
附录A(规范性)松墨天牛诱捕点基本信息记录表 5
附录B(规范性)松墨天牛成虫诱捕结果记录表 6
附录C(资料性)松墨天牛成虫发生期划分标准 7
附录D(规范性)松墨天牛成虫发生期小班汇总记录表 8
附录E(规范性)松墨天牛成虫发生期乡(镇、街道)汇总记录表 9
附录F(资料性)松墨天牛成虫携带线虫记录表 10
附录G(资料性)松墨天牛防治效果记录表 11
附录H(资料性)松墨天牛雌成虫交尾状态解剖检查方法 12
附录I(资料性)松墨天牛雌成虫交尾状态记录表 13
附录J(资料性)松材线虫病防治效果记录表 14
参考文献 15
DB35/T2008—20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三明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泉州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南平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亚圣、杨细明、张飞萍、黄炳荣、陈伟、刘巧云、张珠河、陈红梅、钟景辉、郑兆飞。
DB35/T2008—2021
1
松墨天牛信息素引诱剂使用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松墨天牛(又称松褐天牛、松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Hope,Japanesepinesawyer)信息素引诱剂在松材线虫病、松墨天牛监测与防治中的使用技术和效果评价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松树枯萎病、松材线虫萎蔫病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Nickle,Pinewoodnematodedisease)和松墨天牛的监测与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松墨天牛信息素引诱剂Japanesepinesawyerpheromoneattractant
由松墨天牛信息素乙二醇单十一烷基醚和α-蒎烯、β-蒎烯等物质组成,对松墨天牛成虫具有引诱作用的混合物。
3.2
诱芯lure
将松墨天牛信息素引诱剂加入到缓释基质中,再用缓释材料封装,对松墨天牛成虫具有引诱作用的物体。
3.3
诱捕器trap
用于安装诱芯来诱捕松墨天牛成虫的装置,通常由顶盖、挡板、挂钩、接虫漏斗、防逃逸接头和集虫瓶等构件组成。诱捕器挡板表面和接虫漏斗内面涂有高润滑涂层。
3.4
疫情小班infestedsub-compartment
依照《植物检疫条例》划定和公布发生松材线虫病的林业小班。
4使用技术
4.1诱芯的储存
未拆封外包装的诱芯宜低温保存,在-10℃以下环境存储两年。也可贮存在相对密闭、人员活动少、远离火源的室内阴凉处,存储期限不超过10个月。拆封后的诱芯应即开即用。
DB35/T2008—2021
2
4.2使用时间
从松墨天牛成虫临近出孔期至当年成虫活动终见期使用。福州、三明、南平、龙岩、宁德的各县(市、区)使用时间一般为4月上旬至11月下旬;厦门、泉州、莆田、漳州的各县(市、区)使用时间一般为3月中旬至12月下旬。
4.3诱捕器和引诱剂诱芯的安装
诱捕器安装参照各型诱捕器使用说明进行。在诱捕器上安装诱芯时,先撕去诱芯的外包装,直接将诱芯挂放在诱捕器十字挡板中空部位;安装过程不应破坏诱芯缓释材料密封住的任何部位。诱芯外包装不应丢弃在林内,应回收处理。
4.4诱捕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5_T 563-2021 连城白鸭 品种.docx
- DB35_T 695-2021 德化黑鸡 品种.docx
- DB35_T 708-2022 永春佛手茶栽培与加工技术规范.docx
- DB35_T 1284-2021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防雷装置检测规范.docx
- DB35_T 1312-2021 食用菌栽培原料 棉籽壳.docx
- DB35_T 1834-2019 水利风景区标识系统建设技术指南.docx
- DB35_T 1974-2021 生漆漆器中可迁移元素锑、钡、铅、镉、铬的测定.docx
- DB35_T 1977-2021 改良茶园土壤用大豆种植规范.docx
- DB35_T 1991-2021 百香果(西番莲) 育苗技术规范.docx
- DB35_T 1992-2021 番鸭细小病毒和鹅细小病毒双重实时荧光定量 PCR 鉴别诊断技术.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