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外资退出与产业链风险敞口测算.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第11期No11,2024

(总第533期)GeneralNo533

外资退出与产业链风险敞口测算

陈福中罗科董康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100029)

摘要: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不同于产业链完全暴露

于国外的显性风险,外资退出可能存在双重隐性风险。本文基于区分内外资企业的全球投入产出

表和生产分解模型,运用假设提取法,全面测估2000—2020年外资退出引致的产业链风险敞口

(外资风险敞口)水平,并拆解外资风险敞口的“双循环”结构。研究发现:(1)若外资完全退出,中

国产业链暴露的最大风险敞口大致呈“先上升—后下降”演变态势,且国内大循环增加值损失率比

国际循环更高。(2)在行业分布上,制造业外资风险敞口普遍大于服务业和初级行业,其中高研发

强度制造业的外资风险敞口最大。(3)在国别结构上,中国的外资风险敞口主要暴露于日本、美国

和韩国等发达国家。(4)在世界范围内,全球外资风险敞口的“中心—外围”分布特征逐渐明朗,典

型发达国家的外资风险敞口相对稳定,而墨西哥、泰国和越南等发展中国家的外资风险敞口有扩

张趋势。(5)当考虑外资退出率和内资替代率以及外资去向和脱钩率等因素时,中国外资风险敞

口水平会有所下降。本文对识别和管理重点产业链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外资退出;风险敞口;国内国际双循环;生产分解模型;假设提取法

JEL分类号:F02,F23,R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246(2024)11-0020-18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融入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

(GlobalValueChains,GVCs)分工体系是中国实现出口扩张和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

收稿日期:2024-07-25

作者简介:陈福中,经济学博士,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Email:uibesitechen@

126com

罗科,博士研究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Email:lk531@foxmailcom

董康银(通讯作者),管理学博士,副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Email:

dongkangyin@uibeeducn

本文感谢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JJB009)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

(202402)的资助。感谢匿名审稿人的宝贵意见,文责自负。

20

2024年第11期外资退出与产业链风险敞口测算21

不过,尽管推行全球分工的风险一直存在,但当前“逆全球化”升温、大国博弈、地缘冲突

和公共危机事件无疑加剧了跨国公司对于产业链突然断裂的担忧,安全因素逐步凌驾于

经济效率因素之上,成为跨国公司选择投资目的地的首要考量(倪红福等,2024)。对中

国而言,伴随国内要素成本上升,一些外资企业选择将在华生产线向生产成本更低的印

度、越南、墨西哥等国家迁移。更为严峻的是,不少西方国家掀起产业链“回流”或“友岸”

“近岸”外包浪潮,欲将中国边缘化于GVCs之外。据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在金融危机

后,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不断下滑。与2008年相比,2022年在华单位数减

少了约35万家,且占工业企业总量的比重已跌至10%以下。因此,基于跨国公司外迁

事实,理应密切关注并有效甄别外资撤离可能引致的本土产业链风险集中点。

本质上,作为全球制造网络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哈哈怪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