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迳头特大桥(40+64+40)m连续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PAGE10
迳头特大桥(40+64+40)m连续梁
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1.设计概况
连续箱梁采用纵横两向预应力,纵、横向预应力筋均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为fpk=1860Mpa,弹性模量Ep=195Gpa,公称直径为15.20mm高强度钢绞线,技术条件符合GB5224标准。
纵向预应力采用内径为φ90mm、φ80mm金属波纹管成孔,配用YM15-15型、YM15-12型、YM15-9型圆锚,采用两端张拉。
横向预应力采用内径70×19mm、60×19mm金属扁波纹管成孔,配用BM15-3/BM15-3P型、BM15-4/BM15-4P型扁锚,采用单端张拉,张拉、锚固交错布置。
纵向预应力钢束数量表见表1-1,横向预应力钢束数量表见表1-2。张拉次序表见表1-3。
表1-1纵向预应力钢束数量表
序号
钢束编号
钢束类型
束数
锚具套数
1
M1
12φ15.2
8
16
2
M2
12φ15.2
8
16
3
M3
12φ15.2
8
16
4
M4
12φ15.2
8
16
5
M5
12φ15.2
8
16
6
W1
12φ15.2
2
4
7
W2
12φ15.2
2
4
8
W3
12φ15.2
2
4
9
W4
12φ15.2
2
4
10
SW1
12φ15.2
4
8
11
SW2
12φ15.2
4
8
12
SW3
12φ15.2
4
8
13
T1
12φ15.2
4
8
14
T2
12φ15.2
4
8
15
T3
12φ15.2
8
16
16
T4
12φ15.2
8
16
17
T5
12φ15.2
8
16
18
T6
12φ15.2
12
24
19
T7
12φ15.2
8
16
20
T8
12φ15.2
12
24
21
T9
15φ15.2
8
16
22
T10
15φ15.2
12
24
23
T11
12φ15.2
12
24
24
B1
9φ15.2
2
4
25
B2
9φ15.2
4
8
26
B3
9φ15.2
6
12
27
B4
9φ15.2
8
16
28
B5
9φ15.2
6
12
29
B6
9φ15.2
6
12
30
B7
9φ15.2
4
8
31
SB1
9φ15.2
4
8
32
SB2
9φ15.2
12
24
33
SB3
9φ15.2
12
24
34
SB4
9φ15.2
8
16
35
SB5
9φ15.2
12
24
36
H
15φ15.2
2
4
37
TY
12φ15.2
2
4
38
BY
9φ15.2
2
4
表1-2横向预应力钢束数量表
序号
钢束编号
钢束类型
束数
锚具套数
1
N1
4φ15.2
152
152
2
N2
3φ15.2
152
152
3
N3
3φ15.2
4
4
4
M1
4φ15.2
6
6
5
M2
4φ15.2
6
6
表1-3张拉次序表
一
基础施工
二
桥墩施工
三
灌注0号梁段,张拉2T1、4M1
四
悬灌梁段
序号
相应悬灌段梁号
张拉钢索号
1
A1、B1
2T2、4M2
2
A2、B2
4T3、4M3
3
A3、B3
4T4、4M4
4
A4、B4
4T5、4M5
5
A5、B5
6T6
6
A6、B6
4T7
7
A7、B7
6T8
8
A8、B8
4T9
五
安装永久支座并搭设支架灌注A10梁段
六
将梁体予以临时锁定,灌注边跨合龙段A9号梁段
七
张拉SW3~SW1,撤除临时锁定及支架
八
依次张拉SB5~SB1,T11
九
中跨合龙,将梁体予以临时锁定,张拉2H及2B1灌注B0号梁段,撤除临时锁定及梁体临时支墩
十
全梁和龙后
序号
张拉钢索号
1
T10
2
依次张拉W4~W1
3
依次张拉B7~B2
注:横向预应力筋张拉时靠近梁段外端的横向预应力筋待下一梁段浇筑后再张拉,且横向预应力筋张拉滞后纵向预应力筋张拉不得大于3个悬浇梁段。
2.理论伸长量复核
2.1.计算公式及参数
(1)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
公式(1)ΔL=
Pp×x
Ap×n×Ep
式中:Δ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
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x—计算节段的预应力筋长度(cm),按照设计图纸取值;
Ap—单束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取140mm2;
n—单孔预应力钢绞线根数,按设计图纸取值;
Ep—预应力的弹性模量,取1.95×105N/mm2。
(2)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
公式(2)Pp=
Pq×(1-e-(kx+μθ))
kx+μθ
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Pq—分段的预应力筋起点张拉力(N);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