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综合训练(四)
第一组练习文艺理论(论述类)+时政新闻(实用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风格是绝大多数小说作者梦寐以求的,尤其是对刚刚进入这一行当的小说“学徒”而言。风格的确立往往意味着“学徒期”的结束,同时宣告了一个小说家的正式诞生。对风格的向往和期待激励着许多人锲而不舍,成为推动小说创作和发展的一种重要驱动力。
但此种驱动力一定来自小说本身的必然需要吗?有些时候,倒更像是一种外在的律令和小说作者本人对获得承认的渴望相混合的产物。那种外在的律令时刻提醒作者:你想成为一位优秀的小说家吗?那么,请奉献出你的风格。此时,风格意味着独特性,意味着辨识度。这种独特性和辨识度貌似从小说内部涌现,实则来自他者的审视和判断。它也是一种审美要求,其正当性远远大于伦理要求或其他社会性要求。但是,若为独特而求独特,为辨识度而求辨识度,显然会对小说本身产生伤害。海明威的一些作品有时令人不快,大抵是因为刻意维持他的风格。也就是说,风格异化为程式化的表演。此时,风格已不是风格,而是套路,甚至成为艺术的牢笼。相信海明威起初只想寻找一种合乎心意的表达方式,然而在找到并大获成功之后,于有意无意间造成了风格的固化。在这方面,马尔克斯显示出了值得称道的敏感和警惕。他在风头最劲的时候也不满足于既有风格,总是能怀着谦逊的心态,倾听素材本身的需求,其风格遂能不断拓展和变化。是的,只有当作家放下执念,诚恳地面对素材,运用自身的修养、技艺与它进行或温柔或激烈的搏斗并最终驯服它,真正的风格才会适时出现。它自然散发,甚至透着某种生物性,仿佛老虎从容中自显威严的体态或狐狸狡黠又透着妩媚的眼神。它不是目的,而是作品呈现出的一种状态、一种效果。马尔克斯应该也有风格意识,只是他很智慧地控制住了它但是。托尔斯泰从未追求某种风格,他只是准确而自如地表达,似乎无什么风格可言,然而其作品无可替代,谁都能辨认出此乃出自托翁的大手笔。或许,这是小说家与风格最理想的关系。
许多小说作者态度诚恳,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相当的技巧,但作品并未呈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风格。显然,风格还跟作者的性情、气质,跟他的先天禀赋和后天成长环境有玄妙而深刻的关系。性情、气质有先天的成分,但后天的成长环境、经历和修养也能影响它们的形成。曹雪芹如果出生于寒素之家,笔底的温柔缠绵定不会有富贵雍容气象。鲁迅若没有遭逢家道中落和随之而来的窘迫,其峻刻和激烈恐怕也会减损几分。如果说成长环境难由作者掌控,经历和修养却存在自为的可能性。一个南方的小说家,长期在北方游历、生活,他作品中的气质兴许会有悄然的变化。一个野生野长、并未接受过系统教育的小说家,通过长期潜心阅读,也能使风格出现阶段性变化。格非当然不是草根出身,他是典型的学院派,但他在先锋时期之后矢志向古典学习,使得他早期和近期作品呈现出的风格如此不同。而鲁迅长期抄写古碑,则获得了一种沉朴高古的金石气,有效地中和了一些峭刻的味道。这些都说明风格存在可调控的部分,并不全由先天决定,而且其显然具有生长性,并非一成不变。只有当小说家满足于现状时,风格才会成为陷阱。或许可以这样描述风格的终极形态:它只属于某一位小说家,而且只属于某一位小说家的某一部作品。
(摘编自马笑泉《小说的风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风格的追求未必来自小说本身的必然需要,但激励着许多小说作者锲而不舍。
B.作者认为,作品的独特性和辨识度既来自小说内部,也来自他者的审视和判断。
C.风格与小说作者的态度、经验、技巧有关,也与作者的性情、成长环境等有关。
D.成长环境难由作者掌控,但小说作家或可通过自为使作品风格发生一定的变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证兼顾作者和读者,对作者创作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暗含对读者阅读的观照。
B.第二段以海明威等三位小说作家为例,意在论证作家与风格之间存在最理想的关系。
C.本文运用举例、对比、比喻等论证方法及并列式的论证结构,使得论证令人信服。
D.在论证过程中,文章用诸如“风格”“显然”“大抵”等词语,体现了语言的严谨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A.小说真正的风格应是自然散发而非刻意强加,作者需要放下执念,诚恳面对素材?,准确而自如地表达。
B.读者对某种小说风格的评判,不仅源于作品本身呈现出的状态与效果,也与读者的审美追求有关。
C.其他文学体裁也存在同一作家的某种风格只属于其某一作品的情况,如《望岳》豪壮而《登高》沉郁。
D.一名小说创作者如果努力去丰富自己的经历,提高自己的修养,不固化风格,便能成为优秀的小说家。
【答案】1.B2.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黄冈市2023年高三年级9月调研考试答案及解析.docx
- 鉴赏诗歌的观点态度专题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教师版.docx
- 鉴赏诗歌的观点态度专题练习-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学生版.docx
-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专题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学生版).docx
-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专题练习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教师版).docx
- 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专题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学生版).docx
- 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专题练习-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讲练宝典(全国通用教师版).docx
- 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专题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教师版.docx
- 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专题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学生版.docx
-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数学(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