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专题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学生版.docx

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专题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学生版.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阅读之思想感情专练

一、常见古代诗词题材知识清单

(一)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1.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庙、五柳、明月、渔歌等。

2.常用手法: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白描、反衬(乐景哀情)、景与情的关系(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色彩词、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夸张、对比等)

3.内容感情: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②闲适自得,向往田园,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③歌颂劳动生活以及与农民的深情厚谊;④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⑤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教材链接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羁鸟”和“池鱼”作对比,说明自己跟“羁鸟”和“池鱼”一样早有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强烈愿望,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

B.“守拙”的“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表明了陶渊明对官场的虚伪机巧极其厌恶。

C.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D.诗中不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而且这淳朴、幽静的田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归园田居》(其一)描写的是农村生活景象,实际上很普通,很常见,但在诗人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二)边塞军旅诗

边塞军旅诗多描写军旅生活、边塞风光、战争场面等。语言多豪迈奔放,表达感情多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

1.形式标志:题目中多出现“塞”、“征”、“军”“戍”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2.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烽火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楼台、龟兹、夜郎、安西、胡羌等)。

3.常用手法:修辞手法(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描写手法(正面、侧面描写,铺垫、烘托,细节描写,虚实结合等)

4.内容情感:①建立功业、保家卫国的的壮志豪情;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③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④山河沦丧的痛苦;⑤久居边关的乡愁;⑥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⑦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⑧对统治者穷兵黩武和将军贪功启衅的不满;⑨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向往。

链接教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3—4题。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下列关于陆游《书愤》一诗的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B.颔联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和平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

具体化。

C尾联议论抒情,写了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D.本诗围绕“愤”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无私报国但抑郁不得志的强烈愤慨。

4.“书愤”之“愤”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

(三)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人物和事迹的诗歌。它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字样。

2.表达方式:怀古咏史(手段),抒怀讽今(目的),借景抒怀,对比,用典,衬托。

3.结构特点: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4.内容情感:①缅怀前贤,表达惋惜或敬仰之情,想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②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