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地震中的父与子名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会认洛、迪等7个生字,会写曼、薄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混乱、安顿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默读、朗读、圈点批注等方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本。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懂得感恩,珍惜亲情。
激发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坚定信念、永不放弃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坚定信念和执着精神。
感悟父爱的深沉与伟大,引导学生将这种情感内化为自身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课文的重点字词、语句和写作手法,使学生对知识有初步的认识。
2.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播放一段关于地震灾难的视频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地震的可怕场景。
2.提问学生:在地震这样的灾难面前,你觉得什么是最重要的?引导学生思考生命、亲情等话题。
3.引出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课题,简要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在这场地震中,一对父子之间感人至深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混乱、安顿、昔日、废墟、坚定、挖掘、绝望、爆炸、叹息、悲痛、颤抖、拥抱、糟糕、确实、自豪、誊写、敬仰、迫不及待等词语的意思。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结合生活实际、直观演示等方法。例如,对于废墟,可以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对于颤抖,让学生用身体动作来表现,感受这个词所表达的状态。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默读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讲述了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坚信儿子在废墟中等待自己去救他,于是不顾危险,不停地挖掘,最终救出儿子和儿子的同学的故事。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25分钟)
1.学习课文111自然段
学生轻声朗读这部分内容,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救儿子的坚定信念?
学生自主学习,圈画出相关语句,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里通过对父亲挖掘时间的具体描写,突出了时间之长,表现出父亲救儿子的过程非常艰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体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同时,对父亲外貌的描写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父亲在挖掘过程中历经的艰辛和疲惫,进一步说明了他救儿子的决心。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读出父亲的坚定。
2.学习课文1217自然段
指名朗读,思考:当父亲终于挖到儿子时,父子之间有怎样的对话?从这些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找出父子对话的语句,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
引导学生分析对话:
儿子说:爸爸,是你吗?表现出儿子在废墟下听到父亲的声音时既惊喜又不敢相信的心情。
父亲说:阿曼达,我的儿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两句话重复出现,强调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和承诺,也体现了儿子对父亲的信任。
教师小结:父子之间的对话简单却饱含深情,父亲的承诺给了儿子生存的希望和勇气,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也让父亲更加坚定地履行自己的诺言。这种父子间相互信任、不离不弃的情感令人感动。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父子之间的情感。
3.学习课文1823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儿子为什么要让同学们先出去?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儿子在灾难面前,不仅想到了自己,还想到了同学,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这种行为体现了儿子怎样的品质?(舍己为人、有爱心、善良等)
让学生说一说身边有没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pdf VIP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8课《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精品课件(含视频).pptx
- 2025年党支部书记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中央八项规定专题党课讲稿(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看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docx VIP
- 3.3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件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pptx
- 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doc VIP
- 现代畜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畜牧业发展历程).ppt VIP
- 座便器检验报告.pdf
- 线上音乐特色作业说民乐-奏民乐设计.docx VIP
- QB∕T 5362-2019 玻璃器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可复制版).pdf
- TCESA 1177-2021 非结构化数据应用分级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