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保温层厚度超声波检测技术交底
编制依据:GB50072-2021《冷库设计标准》、GB/T11344-2021《无损
检测超声测厚》、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T
350-2015《保温防火复合板应用技术规程》
一、检测范围与规范要求
1.适用范围
–本技术交底适用于冷库及工业与民用建筑中聚氨酯、岩棉、泡沫玻璃等保
温层厚度的无损检测,覆盖板材、管材及异形结构的保温层。
–冷库重点检测区域:穿堂、月台、低温库地坪等需满足传热系数
≤0.45W/(m²·K)的关键部位。
2.规范依据
–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21):要求保温层厚度偏差≤±3mm,防火
隔离带(岩棉高度≥300mm)需连续无断开。
–超声测厚标准(GB/T11344-2021):规定超声波测厚仪精度误差
≤±0.1mm,适用于金属及非金属材料。
二、检测设备与校准
1.仪器选型
–超声波测厚仪:需满足以下要求:
•频率范围:1~10MHz,适配不同密度保温材料;
•探头类型:双晶探头(适用于粗糙表面)或单晶探头(高精度测量);
•数据存储:支持实时记录及导出功能。
2.校准与验证
–校准步骤:
1.使用标准试块(已知厚度)进行零点校准;
2.调整声速参数(聚氨酯声速约2300m/s,岩棉声速约1500m/s);
3.验证仪器精度误差≤±0.1mm。
–环境要求:检测前需确保保温层表面温度在-10℃~+50℃范围内,避免极
端低温影响声波传播。
三、检测流程与操作要点
1.表面预处理
–清洁与打磨:清除保温层表面锈蚀、油污及尖锐颗粒,确保检测区域平整
(粗糙度≤Ra6.3μm)。
–防潮层处理:冷库区域需检查SBS改性沥青防潮层完整性,避免水汽干扰
声波信号。
2.测量点布设
–布点原则:
•沿管道或墙面长度方向每2m设置一个检测截面;
•每个截面在圆周方向均匀选取4个测点(0°、90°、180°、270°)。
–特殊区域加密:穿墙管、阀门法兰等冷桥易发区域需增加测点密度(间距
≤0.5m)。
3.数据采集与分析
–操作步骤:
1.探头涂抹耦合剂(甘油或专用超声耦合膏),垂直贴合保温层表面;
2.稳定接触后读取厚度值,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
3.记录异常数据(如空鼓、分层信号)并标记位置。
–信号判读:
•有效信号:清晰回波波形,无明显杂波干扰;
•异常信号:出现多重反射或信号衰减,提示内部空洞或分层缺陷。
四、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
1.允许偏差
–冷库工程:保温层厚度偏差≤±3mm,粘结面积≥40%(抽检率≥5%)。
–一般建筑:厚度偏差≤±5mm,平整度≤3mm/2m。
2.验收依据
–冷库设计规范:传热系数≤0.45W/(m²·K),防火隔离带连续无断开。
–超声检测报告:需包含测点分布图、厚度统计表及缺陷位置标注。
3.争议处理
–对争议数据采用钻芯法复检(GB50209-2022),钻芯取样后直接测量实
际厚度,与超声数据对比验证。
五、安全与环保措施
1.施工安全
–氨制冷区域:作业人员需佩戴防毒面具,通风量≥0.3m³/(s·m²),禁止低
温环境(<5℃)施工。
–高空作业:使用双钩安全带,脚手架验收合格,临边区域设置防护网。
2.环保要求
–废弃耦合剂及保温碎屑分类回收,禁止露天焚烧;
–施工噪音控制≤55dB(A),符合GB3096-2008标准。
六、引用规范与附录
1.主要规范
–《冷库设计标准》GB50072-2021
–《无损检测超声测厚》GB/T11344-2021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19
2.附录
–附录A:常见保温材料声速参考值(聚氨酯:2300m/s;岩棉:1500m/s;
泡沫玻璃:1800m/s)。
–附录B:超声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