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作文】第5讲:驳论立意,破立结合-高考语文考场作文迅速成文方略 .pdf

【高考语文作文】第5讲:驳论立意,破立结合-高考语文考场作文迅速成文方略 .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作文】第5讲:驳论立意,破立结合-高考语文考场作文迅速成文方略

第5讲:驳论立意,破立结合

【佳作欣赏】

“开卷有益”质疑

宋朝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宋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

朕不以为劳也。”[考“开卷有益”的出典,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俗话说:“皇帝开金口。宋太宗的“开卷有益”就自然也成了读书人的座右铭。但开卷果真都有益乎?答

曰:非也。[摆靶子,并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开卷果真都有益乎”中的“都”用得非常辨证,分寸感

很强,体现了作者思维的严密性]

遥想昔日京师国子监内的莘莘学子,夙兴夜寐,焚膏继晷,最终大多只能成为填八股的能手,皇帝的奴仆;

赵括少时熟读兵书,纸上谈兵无人能及,而长平一战不但他的四十万部下全被活埋,连他自己也成了秦军的剑

下鬼;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开卷可谓“很,可谓“多”—-单是茴香豆的“茴”字就能一口气写下好几种,可到

头来他也只能沿街乞讨;王明能把“马列主义”倒背如流,但也正是由于他在我党第五次反“围剿”中主张“御

敌于国门之外”,命令红军全线出击,攻打敌人的坚固阵地,导致了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他们都认真地“开

卷”了,可为何得不到“益”呢?关键在于他们“开卷太死板,只看到“卷”中的字,未领悟到“卷”中的神,

并适当运用到实践中去。因此,我们必须“活”读书,这样开卷方能有益。[作者先在“开字上做文章,死“开

卷无益,应该“活”读书。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段短短两百余字用了四个例子,一句一例,既简洁又典型更形

象,这种例证法值得我们学习]

另外,“开卷有益”的“卷”字也过于笼统。《诗经》、《史记》、《资本论》可称为“卷:希特勒的

《我之奋斗》,可帮您预测前程的《八卦全书》可称为“卷,可这些“卷读了都会对你有益,完全对你有益吗?

特别是现在,街头书摊上摆的是清一色的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甚至让人不堪入目的淫秽书刊.一些青少年整天

捧着琼瑶的小说掉泪,丧失了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有的成了奇招怪术的试验品;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于是不由得引出人们的阵阵感喟:“这种‘卷开不得啊!由此可见,开有益之卷,开卷方能有益.[接着在“卷”

字上做文章,“卷”有有益和无益之分。写驳论需要的正是这种咬文嚼字的工夫]

但有益之卷是否都要开呢?这也未必。因为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学医的对《时装裁剪》

爱不释手;搞艺术的花大块时间去攻读《机修要领》;高考临近,文科生都去研究物理、化学方面的书.这些书

不能说不是好书,但他们那样做就未免本末倒置.我们不可盲目地开有益之卷,应该开那些适合自己的书.庄子

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老夫子讲的恐怕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即使是有益之卷,

我们也要有选择地开。[更深一挖,继续就“卷”字做文章,提出“即使有益之卷也要有选择地开”的观点,使

文章的论述更显严密。]

“开卷”未必都“有益”.我们要有选择地开“有益之卷,并努力地把卷“开”活,让卷真正成为我们的良

师益友。[破中有立,文章水到渠成地提出了自己的正面观点]

评点:作者咬文嚼字,紧紧抓住“开和“卷”两字行文,充分体现了驳论严密的逻辑性、分析的条理性、

语言的风趣性.

1/7

第1页共7页第1页共7页

【高考语文作文】第5讲:驳论立意,破立结合-高考语文考场作文迅速成文方略

驳论既考查考生的表达能力,更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是决定文章成败的关键。所

以“写作训练首先是思想训练”,很多时候考生缺的其实并不是表达能力,而是思想修养。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是驳论文常见的语言特点.本文在这方面的尝试应该说是成功的,像“遥想昔日京师

国子监内的莘莘学子,夙兴夜寐,焚膏继晷,最终大多只能成为填八股的能手,皇帝的奴仆”、“一些青少年整天

捧着琼瑶的小说掉泪,丧失了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学医的对《时装裁剪》爱不释手;搞艺术的花大块时间

去攻读《机修要领》”等句子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fhh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12312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