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最美孝心少年演讲稿15篇 .pdf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美孝心少年演讲稿15篇

最美孝心少年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最美孝心少年》。

月亮在天上,我们在地下;就像父母在海角,而我们在天涯。

月亮升得再高也高不过云,而我们走得再远也走不出父母的思念。

昼夜交替,四季循环,一天天,一年年,我们在快乐地成长,由一

个个不懂事的孩童成为今天意气风发的青少年。可你是否意识到,

父母的双鬓已显斑白!岁月这柄无情的刀已经在他们的脸上刻下

深深的皱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

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纵然不再年轻,纵然终

日操劳,纵然青丝换上了银发,他们依然无怨无悔。

我们总以为父母养育子女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是我们也应该

明白:子女孝敬父母更是天经地义,义不容辞的。最近,袁德旗

同学的事迹轰动了全国,我们来看看袁德旗同学是如何做的吧:

袁德旗同学是我们安徽亳州人,今年刚满11岁。然而就在他5岁

时,妈妈病逝,爸爸入狱。从此小德旗就和奶奶、身患重病的.爷

爷相依为命。也就是从那时起,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小德旗每天

凌晨就要从被窝里钻出来,和奶奶一起扫马路,这一扫就是6年。

忙碌一上午,祖孙俩只能挣30块钱,小德旗深知每一分钱来之不

第1页共24页

易,所以他从来不要零花钱。下午两点,祖孙俩才忙活完回到家,

顾不上休息,小德旗又钻进厨房给爷爷奶奶下面条。一碗茄子打

卤面、一碟酱豆,就是全家人的午饭,小德旗说,现在茄子便宜,

所以家里几乎每天都是同样的饭菜。而他曾最喜欢吃的土豆炒肉

丝,在妈妈去世、爸爸入狱、爷爷被查出严重腹积水后,就成了

一种奢望。吃过午饭,小德旗打算把积攒的废品拿去卖掉。他背

着两袋废品,走了五六里路才来到废品收购站,一番讨价还价,

总共卖了十六块钱。他要用这样攒下的钱给爷爷看病。平日里,

小德旗经常到公园捡拾女贞树果子熬药给爷爷喝,晚上回到家,

小德旗第一件事就是给卧床不起的爷爷按摩,减轻爷爷的病

痛……去年秋季,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小德旗有了去北京上学的

机会,在北京,他参加了学校的的棒球队,拥有了和大城市孩子

一样的学习环境,可谁都没想到,刚入学三个月,小德旗又回到

了亳州。他说:“我走了,谁来帮助奶奶,谁来照顾爷爷呢?”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与其当父母不在时,

再后悔自己没能好好地孝敬他们,不如在此时多付出一份行动,

多尽一份孝心。带上孝心上路,奋斗就有了动力;带上孝心上路,

生命就更加灿烂;带上孝心上路,人生将更加辉煌!

同学们,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吧!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

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而不要再认为父母是理所当

第2页共24页

然帮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感恩吧,感谢父母给予的一点一滴。

在此,我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快乐,安康!

谢谢大家。(面对着老师和同学们鞠躬)最美孝心少年演讲稿

2

天依然那么蓝,和以往不同的是,天空中多了十片孝心云彩,

将永远停留在蔚蓝的天空下,永远不会逝去。

6岁的时候我还在尿床,还在疯玩打闹,根本不知道什么是

愁。央视最美孝心少年安徽女孩黄凤,在6岁的时候却已撑起家

庭的重担,6岁那年,他外出打工的父亲,从那建筑工地上摔了下

来,从此再也没能站起来,高位截瘫了,上面还有一位已经年迈

的双目失明的奶奶,面对这样的家庭困境,黄凤的母亲离家出走

了,她这样的选择也没有错,女人嘛,这样的现实毕竟透着太多

的无奈,她知道有多苦。

无情的命运不会给你太多的选择余地,就象另一位孝心少年

龙龙说的那样,摊上这样的`母亲(患有尿毒症),我就应当做这样

的事。每天自己侍候父亲,洗衣做饭。6岁的我连水开不开都不知

道的,甚至还不能生活处理,而黄凤却撑起了整个家,有父亲的

地方就是家。每隔两个小时要给父亲翻身,我不知道她是怎么做

的,反正我上小学的时候,家里没有闹钟,经常一醒来发现天大

亮的时候,还要哭闹着让家人送到学校去。

第3页共24页

12岁那年,黄凤听说上海的医生能治疗好瘫痪,为了能让父

亲重新站起来,她拿出家里仅有的`27元钱,请村里给电焊的人帮

她们焊接了一张有轮子的铁床,显然那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百分卷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