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防诈骗课件中班PPT.ppt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诈骗课件中班PPT

有限公司

汇报人:xx

目录

第一章

防诈骗基础知识

第二章

识别诈骗技巧

第四章

防诈骗安全教育

第三章

防诈骗案例分析

第六章

防诈骗资源与支持

第五章

防诈骗互动环节

防诈骗基础知识

第一章

诈骗的定义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诈骗的法律定义

01

诈骗者利用受害者的信任、贪婪或恐惧等心理,诱使受害者上当受骗,从而达到非法获利的目的。

诈骗的心理机制

02

常见的诈骗手段包括电话诈骗、网络钓鱼、冒充公职人员等,这些手段不断演变,以适应新的技术和社会环境。

诈骗的常见手段

03

诈骗的常见形式

网络钓鱼

冒充熟人诈骗

短信诈骗

电话诈骗

诈骗者通过假冒官方邮件或网站,骗取个人信息和财务数据,如银行账号和密码。

骗子通过电话冒充公检法人员或客服,以各种理由要求转账或提供银行信息。

发送含有欺诈性质的短信,如中奖信息或账户异常通知,诱使受害者点击链接或拨打回复电话。

诈骗者伪装成亲朋好友,通过电话或社交软件请求紧急汇款或提供个人信息。

诈骗的危害性

诈骗导致受害者财产损失,如冒充客服诈骗,使人们失去积蓄甚至负债累累。

经济损失

诈骗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会给受害者带来长期的心理压力和信任危机。

心理创伤

大规模的诈骗事件会破坏社会信任体系,影响人际交往和商业活动的正常进行。

社会信任破坏

识别诈骗技巧

第二章

分辨信息真伪

在接收任何信息时,首先确认信息来源的可靠性,避免轻信不明来源的消息。

检查信息来源

对于要求转账、提供个人信息等异常请求,应保持警惕,不轻易行动,以免落入诈骗陷阱。

警惕异常请求

遇到可疑信息时,通过官方渠道或可靠方式核实信息的真实性,比如电话银行确认交易。

核实信息内容

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在社交媒体上不要公开个人地址、电话等敏感信息,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谨慎分享个人资料

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或在不安全的网站上输入个人信息,以免信息被窃取。

警惕钓鱼网站

设置不易猜测的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换,以降低账户被盗用的风险。

使用复杂密码

验证码是保护账户安全的重要措施,不要将收到的验证码告诉任何人,包括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人。

不透露验证码

01

02

03

04

应对诈骗电话和信息

接到可疑电话或信息时,首先不要慌张,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来电或信息的真伪。

01

诈骗者常以紧急情况为由要求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应保持冷静,不轻信此类要求。

02

不要轻易向陌生人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账户等,以防信息被盗用。

03

遇到诈骗电话或信息,应及时使用官方提供的举报渠道进行举报,协助打击诈骗行为。

04

核实信息来源

不轻信“紧急”要求

保护个人信息

使用官方举报渠道

防诈骗案例分析

第三章

文档评论(0)

155****96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