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蒋勋细说红楼梦简介.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蒋勋细说红楼梦简介

《蒋勋细说》是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蒋勋。

内容简介

这是蒋勋老师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中反复阅读《红楼梦》三十多遍后的系列讲座录音集,蒋勋从美的角度,从情感出发梳理《红楼梦》文本中渗透出的细微感觉。蒋老师完全超越了考据,满足的不是人们的好奇心,而是与你生命的对接。走进蒋勋老师的《红楼梦》私家讲堂,细细品味,会感觉正在阅读自己的一生。

蒋勋老师曾获台湾广播界主持人最高奖——“金钟奖”,他的声音具有宗教般的感染力量,难怪曾有陌生人对他说:“你前世在庙里捐过一口钟,所以这一世会有很好的声音。”一度吸引林青每周一次飞到台北,只为了听蒋勋老师讲《红楼梦》。

作者简介

福建长乐人。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赴法国留学,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

蒋勋先生近年专事两岸美学教育的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林青曾经每周一次飞到台湾,只为了听他讲《红楼梦》。

一本青春之书

首先要声明,我不会碰太多的红学。因为我觉得红学简直像大海一样,你掉进去就再也爬不出来了。我的很多学生现在还在修研究所的《红楼梦》,他们到最后都碰不到任何跟小说有关的东西,全是在外围打转,比如作者是谁,家世如何,这个叫做红学考证。我觉得考证不是不重要,可是当胡适之这些人做了红学考证以后,也使这里面产生了一个矛盾。我相信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它就是小说,它读起来很好看。我们要读进去,它跟我们人生之间有一种对话,不一定非要把它当成研究工作来做。可在中国过去的文化道统当中,一般人觉得,任何一本书如果能够流传,一定有文以载道的意义。文是文章,道是道统。可以承载一个道德的意义,一本书才有流传的价值,像《四书》、《五经》,后来发展出所谓的《十三经》,都有一个很重大的文化使命。可是小说这样的东西只是茶余饭后消遣用的,从来没人把它当成重要的东西。可是《红楼梦》又太好看了,文以载道的文人读到这样一个茶余饭后的小说,他体会不到在酒楼茶室里听人说书的快乐,就要给它找到另一个理由。

我看到几个很有趣的版本对《红楼梦》的考证,他们牵强附会地说,《红楼梦》是讲反清复明的。有一个学者,就专门说里面哪个人的原型是明朝末年反清的哪一个人。《红楼梦》变得很奇怪,有点像一个公式,每个人都可以套用自己所要的`东西。譬如说那个学者,他们家族里面世世代代大以反清为理想,他就在这里面寻找所有反清复明的东西,讲得头头是道,而且自圆其说。另外一个人说,这个小说是讲清朝的顺治皇帝跟董小宛的故事。因为顺治皇帝爱上了董小宛,后来出家在五台山做了和尚。民间一直有这个传说,可在清朝历史里面找不到史实考证。很多人说这个小说就是写这件事,然后就讲哪一个人是谁,又头头是道,而且似乎完全能自圆其说。

我读了这几个版本的考证后,觉得非常有趣。我想《红楼梦》这本小说在历史上最特别的东西,就是任何的一个个案套用进去它都可以合理。那么,到底这个小说包含了一些什么东西呢?后来我因为读了一些跟红学考证有关的书籍,慢慢觉得它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我想,古代喜欢看《红楼梦》抄本的人,根本不在意它是不是文学,它会不会被放到文学系作为研究的对象,而重要的是它这么好看,好看到你十二岁看它,三十岁又看它,四十岁还看它。在不同的年龄去看《红楼梦》,竟然会得到不同的感觉。

小时候我妈妈一方面禁止我看《红楼梦》,一方面又说这本书真好看。大人的世界其实非常矛盾。那个时候我就觉得好奇怪,你不准我看,可是你自己又说好看得不得了,所以,那时候躲在棉被里用手电筒照着看《红楼梦》的,我相信母亲说不定也有。

《红楼梦》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是青少年的禁书。我特别讲青少年,是我希望大家了解到,这本书其实是写青少年的一本书,可它一直被误解。尤其是今天变成古典文学之后,每个人都觉得它大是老人读的书。最可怕的是,因为它的伟大,所以被改编成了、电视连续剧以及各种现代传播形式。记得我们那时候看的是一个叫高宝树的演员演王熙凤,她已经四十几岁了。可是,在这个小说里面,王熙凤只有十七岁。林黛玉十二岁,贾宝玉十三岁。所以我第一个要讲的就是《红楼梦》的年龄问题。这些人全是小孩子。你想想看,你家里十二岁的女孩子、十三岁的男孩子,他们在做什么事?他们就是《红楼梦》里面的林黛玉和贾宝玉。如果超过十五岁,他们大就不会这么呆的,整天没事在那边哭,完全忧郁症的一种情况。那个林黛玉,你不知道为什么她没事就生气了,然后在那边计较宝玉对别人好一点,没有对她那么

文档评论(0)

野兔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建筑工程资料库

认证主体璧山区千度网络服务部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500120MAABT12C7H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