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体特征对比试题及答案精讲.docx

文体特征对比试题及答案精讲.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体特征对比试题及答案精讲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散文的特点?

A.结构自由

B.语言优美

C.主题明确

D.叙事完整

2.《背影》这篇文章的文体属于:

A.诗歌

B.散文

C.记叙文

D.说明文

3.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荷塘月色》属于抒情散文?

A.朱自清

B.鲁迅

C.茅盾

D.巴金

4.下列哪一项不是小说的主要特点?

A.角色鲜明

B.故事情节

C.结构严谨

D.诗歌韵律

5.《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是一个:

A.善良的人

B.懒惰的人

C.勤劳的人

D.好吃懒做的人

6.《水浒传》中,下列哪位人物是梁山好汉?

A.武松

B.林冲

C.鲁智深

D.以上都是

7.下列哪一部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

A.《呐喊》

B.《彷徨》

C.《朝花夕拾》

D.《故事新编》

8.《背影》这篇文章通过描写父亲送别儿子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

A.感激之情

B.怀念之情

C.愤怒之情

D.痛苦之情

9.下列哪一项不是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主题?

A.社会现实

B.人性扭曲

C.梦想与现实

D.勤劳致富

10.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荷塘月色》被誉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

A.朱自清

B.鲁迅

C.茅盾

D.巴金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哪些作品属于鲁迅的短篇小说集?

A.《呐喊》

B.《彷徨》

C.《朝花夕拾》

D.《故事新编》

2.下列哪些人物是《骆驼祥子》中的主要角色?

A.祥子

B.老马

C.小福子

D.刘四爷

3.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抒情散文?

A.《背影》

B.《荷塘月色》

C.《背影》

D.《荷塘月色》

4.下列哪些特点属于小说?

A.角色鲜明

B.故事情节

C.结构严谨

D.诗歌韵律

5.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朱自清的作品?

A.《背影》

B.《荷塘月色》

C.《荷塘月色》

D.《背影》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散文的结构自由,不受传统文学体裁的限制。()

2.小说必须具有完整的叙事结构。()

3.《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是一个懒惰的人。()

4.《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都是英雄豪杰。()

5.《背影》这篇文章通过描写父亲送别儿子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题目:请简述散文与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主要区别。

答案:散文和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主要区别包括:散文注重叙事、抒情和议论的结合,语言更加自由灵活,结构相对松散;而诗歌则更加强调节奏、韵律和意象的运用,语言凝练,形式固定,通常以抒情和咏物为主。

2.题目:分析《背影》中父亲的形象特点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背影》中父亲的形象特点是慈爱、坚强和无私。父亲的形象在文中起到了几个作用:一是通过父亲的形象展现了父爱的伟大,强化了文章的主题;二是父亲的形象为儿子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体现了家庭的支持和温暖;三是父亲的形象也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增强了文章的社会意义。

3.题目:论述小说《骆驼祥子》中祥子性格变化的几个阶段及其原因。

答案:祥子的性格变化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起初,祥子是一个勤劳、善良、有梦想的人;随着生活的打击,祥子逐渐变得麻木、狡猾、自私;最终,祥子彻底失去了希望,变得冷漠无情。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现实的残酷、个人命运的坎坷、人际关系的复杂以及祥子自身性格的弱点。

五、论述题

题目: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文学是人生的镜子”这一观点的理解。

答案:文学是人生的镜子,这一观点深刻地揭示了文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文学作品往往通过虚构的故事和人物,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从而成为人们观察、思考和认识社会的一面镜子。

以鲁迅的《阿Q正传》为例,这部小说通过对阿Q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阿Q虽然生活在底层,但他自认为高人一等,这种精神胜利法成为了他逃避现实、自我安慰的武器。鲁迅通过阿Q这一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下人们的精神困境和道德沦丧,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深刻反思自身和社会。

再以《骆驼祥子》为例,作者老舍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一生,展现了旧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祥子原本是一个勤劳、诚实、有追求的人,但在社会的种种打击下,他逐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变得麻木、狡猾。这部小说通过祥子的故事,反映了旧社会对底层人民的压迫和摧残,使得读者对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文学作为人生的镜子,不仅反映了现实,还能够引导人们思考。文学作品中的道德冲突、人物命运、社会变迁等,都能够

文档评论(0)

中国联通金榜营业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