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言文阅读理解与分析试题及答案 (2).docx

文言文阅读理解与分析试题及答案 (2).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阅读理解与分析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C.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

参考答案:C

2.下列句子中,使用得体的是:

A.某君:久仰久仰!

B.某君:你有什么高见?

C.某君:我对你这个想法不太赞同。

D.某君:这个主意好,就按你的办。

参考答案:D

3.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错误的是: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参考答案:A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的是:

A.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参考答案:D

5.下列句子中,使用对仗工整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D.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参考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6.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是:

A.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D.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参考答案:ABC

7.下列句子中,使用排比句的是:

A.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参考答案:BC

8.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句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参考答案:ABCD

9.下列句子中,使用对仗工整的是:

A.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参考答案:ABC

10.下列句子中,使用得体的是:

A.某君:久仰久仰!

B.某君:你有什么高见?

C.某君:我对你这个想法不太赞同。

D.某君:这个主意好,就按你的办。

参考答案: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1.《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作品。()

参考答案:√

12.《岳阳楼记》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

参考答案:√

13.《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作品。()

参考答案:×(应为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

14.《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作品。()

参考答案:√

15.《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作品。()

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6.请简述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答案: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仗等。比喻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夸张通过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突出其特点;排比通过重复的结构和语调,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气势;对仗则通过字数、结构、音韵的对应,使语言更加工整和谐。

17.请解释“庠序”一词在文言文中的含义。

答案:“庠序”在文言文中指的是古代的学校,也是对教育制度的一种泛称。它起源于西周,是古代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尊重的体现。

18.请举例说明文言文中如何运用借代手法。

答案:文言文中运用借代手法的一个例子是“剑南道”,这里“剑南”代指剑南道地区,通过借代来指代一个较大的地理范围,使表达更加简洁明了。

19.请简述文言文中“之”字的不同用法。

答案:“之”字在文言文中有多重用法,包括作为代词、助词、连词等。作为代词时,可以指代人、事物或抽象概念;作为助词时,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作为连词时,用于连接句子或短语,表示修饰、转折等关系。例如:“吾友之才,可谓之杰出。”中的“之”作为助词,连接主谓“吾友”和“才”,表示修饰关系。

五、论述题

题目:试分析《庐山谣》中“庐山谣”一词的意象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答案:《庐山谣》中,“庐山谣”一词蕴含了丰富的意象,它既是诗歌的标题,也是贯穿全文的核心意象。庐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向往之地,其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诗歌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首先,“庐山谣”一词中的“庐山

文档评论(0)

刘芳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