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 业 论 文
课题名称 系/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2 年 5 月 29 日
摘要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
数控床种类较多,但主体结构都是由:床主体、数控装置、伺服系统三大部分组成。NC编程就是将加工零件的加工顺序、刀具运动轨迹的尺寸数据、工艺参数(主运动和进给运动速度、切削深度)以及辅助操作(换刀、主轴正反转、冷却液开关、刀具夹紧、松开等)加工信息,用规定的文字、数字、符号组成的代码,按一定格式编写成加工程序。
数控机床程序编制过程主要包括:分析零件图纸、工艺处理、数学处理、编写零件程序、程序校验。
关键词:趋势,数控,床,编程,加工
II
Abstract III
绪论 1
第一章 数控概述 1
1.1 数控技术 1
1.1.1 数控系统发展历程 1
1.1.3 数控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4
1.2数控机床简介 5
1.3数控机床特点 5
1.4数控机床的组成 5
第二章 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7
2.1数控加工工艺概念 7
2.2数控加工工艺内容 7
2.3工序与工布的划分 8
第三章 数控程序编 8
3.1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 8
3.2数控编程步骤 8
3.3数控机床程序的编制 9
第四章 数控刀具的选用 10
4.1数控机床的刀具特点 10
4.2刀具材料 10
4.3数控刀具的选择 11
第五章 夹具选择和装夹 11
5.1夹具的分类 11
5.2工件在数控加工中心上的装夹 12
5.2.1虎钳找正步骤: 12
5.2.2装夹工件步骤: 12
第六章 零件加工编程实例 13
6.1零件的工艺 13
6.2工艺卡 15
6.3确定加工路线 17
6.4选择刀具 17
6.5确定工件坐标系 17
6.6程序编辑说明 18
第七章 总结 19
谢辞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 22
绪论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出现了数控加工中心,它在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目前,我国数控机床占机床总量比例不到3%,远远低于国外的水平。而机床役龄10年以上的占60%以上,10年以下的机床中,自动/半自动机床不到20%,能进行柔性加工的自动化生产线更少。但当今产品的制造追求精密、美观、更新快、成本低、普通机床加工出来的产品存在质量波动大、加工精度低、品种少、成本高、时间长等缺点,而这些因素又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产品、市场、效益,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大力提高机床的数控化率是目前很多企业正着力进行的事情,同时为企业今后实现信息化改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数控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它是综合应用了计算机、自动控制、电气传动、自动检测、精密机械制造和管理信息等技术而发展起来的高新科技。作为数控加工的主体设备,数控机床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数控机床代表一个民族制造工业现代化的水平,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制造技术和自动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本文主要讨论数控车床的零件加工工艺以及程序编制,主要以FANUC数控系统为例,结合典型零件对数控车零件进行讲解。主要内容有关于数控车床的编程方法、编程的注意事项、加工工艺分析、刀具的选用、刀位轨迹计算
第一章 数控概述
1.1 数控技术
1.1.1 数控系统发展历程
1948年,美国帕森斯公司接受美国空军委托,研制直升飞机螺旋桨叶片轮廓检验用样板的加工设备。由于样板形状复杂多样,精度要求高,一般加工设备难以适应,于是提出采用数字脉冲控制机床的设想。
1949年,该公司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始共同研究,并于1952年试制成功第一台三坐标数控铣床,当时的数控装置采用电子管元件。
1959年,数控装置采用了晶体管元件和印刷电路板,出现带自动换刀装置的数控机床,称为加工中心( MC Machining Center),使数控装置进入了第二代。
1965年,出现了第三代的集成电路数控装置,不仅体积小,功率消耗少,且可靠性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促进了数控机床品种和产量的发展。
60年代末,先后出现了由一台计算机直接控制多台机床的直接数控系统(简称 DNC),又称群控系统;采用小型计算机控制的计算机数控系统(简称 CNC),使数控装置进入了以小型计算机化为特征的第四代。
1974年,研制成功使用微处理器和半导体存贮器的微型计算机数控装置(简称 MNC),这是第五代数控系统。
20世纪80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