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11咏物诗四首赏牡丹教案1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docVIP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11咏物诗四首赏牡丹教案1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4-

赏牡丹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1.了解诗人刘禹锡;

2.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3.识记古诗常见意象所包含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分析《赏牡丹》中比方、拟人和对比烘托的写法。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

教学重点: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识记古诗常见意象所包含的意思。

教学难点: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同学们,这个世界真美妙!这个世界给我们如此多的美的感动!看着这万紫千红的春天,我们会感叹生命的绚丽;看着那辽远无际的蓝天,我们会感叹宇宙的恒常;看到莲花,我们会想起纯净的爱情;看到杨柳,我们会感受到惜别的情;看到黑幕中悬挂的一轮明月,我们会想起一首诗“楚楚心皎洁,盈盈清如晶。纤柔光似泉,斜移树影倾。”正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古代多少文人墨客借物抒情,借物述志,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给予所爱之物以深意,于是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咏物诗。古人很宠爱咏物,仅《全唐诗》就存有咏物诗602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今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咏物诗,一起来感受“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意蕴。那么,什么叫做咏物诗呢?咏物诗有些什么特点呢?我们在鉴赏时要留意哪些方面呢?现在我们先来看看咏物诗。

明方法:

鉴赏咏物诗的一般方法:

1.分析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以及环境特点

2.挖掘所咏之物的内在品质

3.联系诗人的自身经验,揣摩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咏物诗常用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拟人、比方、双关、借代、象征、对比、烘托

由外到内→由物及人→把握手法+情感

二、知人论世:刘禹锡

刘白:刘禹锡白居易

刘柳:刘禹锡柳宗元

三杰:刘禹锡韦应物白居易

代表作: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乌衣巷》

《杨柳枝词》《陋室铭》

斗争的一生、抗拒的一生、在被打击中不断反击的一生

书香门第→一步登天→有志之士:永贞革新→

贬官(边远八州)“二王八司马事务”→回京→

《玄都观桃花》→又被贬→安徽和州→《陋室铭》

→回京→《再游玄都观》→照旧被贬→辞官→

退居洛阳养老→坚持初心:永贞革新→驾鹤西去

政治讽刺诗《玄都观桃花》

怀古诗《乌衣巷》

写景抒情、清爽自然的诗《竹枝词》

进入《赏牡丹》的赏析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季节动京城。

小组探究:

1、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芍药:草本植物,形态与牡丹相像。

郑虔(zhèngqián)《胡本草》:“芍药,一名没骨花。”牡丹别名“木芍药”,芍药为草本,又称“没骨牡丹”,故诗人称其“无格”。外在特征:明丽妩媚→却没有格调庭前芍药:喻指宦官、权贵。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芙蕖(qú):荷花的别名。

《尔雅·释草》:“荷,芙渠。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郭璞注:“(芙渠)别名芙蓉,江东呼荷。

外在特征:明净高洁→缺少热忱

2、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季节动京城。

国色:倾国倾城之美色。原意为一国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富贵美艳、仪态万千。

外在特征:色泽明丽、富丽堂皇、“花中之王”、中国十大名花

清代被当作中国“国花”

学问链接:

花中之魁——梅花花中之王——牡丹花

凌霜绽妍——菊花水中芙蓉——荷花

花中皇后——月季繁花似锦——杜鹃

花中娇客——茶花君子之花——兰花

十里飘香——桂花凌波仙子——水仙

深化探究:

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牡丹的什么特点?

手法:比方、正侧结合

特点:

“唯有”——突出强调了只有牡丹才配称作“真国色”,表明诗人对牡丹的偏爱

“真国色”——诗人把牡丹比方成国中最漂亮的女子,写出了牡丹的名贵富丽

“动京城”——“动”字生动形象地呈现出人们倾城而出欣赏牡丹的喧闹景象,只字未提牡丹色香,却侧面赞扬了牡丹的倾国之色

五、课堂小结

1.意象分析

芍药——明丽妩媚、格调不高

芙蕖——高洁寡情、自命不凡

牡丹——国色天香、名贵富丽

2.情感分析

突出了牡丹的名贵富丽,表达了对牡丹的赞美之情

3.手法分析

(1)对比、反衬手法的运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2****81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