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检测技术交底
编制依据:GB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50072-2021《冷库设计标准》、GB/T20284-2006《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
烧试验》、GB/T2406.2-2009《塑料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
一、检测范围与分级标准
1.燃烧性能分级
–A级不燃材料:岩棉、玻璃棉、泡沫玻璃、发泡水泥等,需通过GB/T5464
(不燃性试验)及GB/T14402(热值测定)验证。
–B1级难燃材料:经特殊处理的聚氨酯(PU)、挤塑聚苯板(XPS)、酚
醛板等,需满足氧指数OI≥30%(GB/T2406.2)。
–B2级可燃材料:普通聚氨酯、聚乙烯(PE)等,氧指数OI≥26%。
–B3级易燃材料:无防火性能要求,禁止用于冷库及高层建筑。
2.冷库特殊要求
–冷库穿堂、月台等区域保温材料燃烧性能不低于B1级,高层冷库(≥50m)
必须采用A级材料。
–防火隔离带需连续设置(岩棉板高度≥300mm),与主保温层无缝衔接。
二、检测项目与方法
1.关键检测项目
–可燃性试验(GB/T8626):
•火焰蔓延高度≤150mm,60秒内无燃烧滴落物引燃滤纸。
–单体燃烧试验(SBI,GB/T20284):
•B1级要求:燃烧增长速率指数FIGRA≤120W/s,总放热量
THR600s≤7.5MJ。
–氧指数测试(GB/T2406.2):
•B1级材料氧指数≥30%,B2级≥26%。
2.检测流程
–样品制备:按标准尺寸切割试样(如SBI试验需长翼型试件),状态调节
至温度(23±2)℃、湿度(50±5)%。
–试验设备校准:丙烷气体流量、氧分析仪延迟时间等参数需符合规范要求。
–数据采集:记录火焰蔓延高度、热释放速率、烟气毒性等关键参数,生成
检测报告。
三、冷库设计规范与检测衔接
1.材料选型依据
–冷库外墙及穿堂区域优先选用A级岩棉板(密度≥100kg/m³,导热系数
≤0.040W/(m·K)),配套防潮层(SBS改性沥青卷材)。
–聚氨酯喷涂需闭孔率≥95%,并提交燃烧性能检测报告(含氧指数、单体
燃烧数据)。
2.施工质量控制
–材料复检:所有保温材料进场前需复检氧指数、燃烧滴落物等指标,抽检
率≥5%。
–施工记录:记录保温层厚度(偏差≤±3mm)、粘结面积(≥40%)及防
火隔离带连续性。
四、验收标准与争议处理
1.验收主控项目
–气密性测试:红外热像仪检测无冷桥,空气渗透量≤1.5m³/(m·h)。
–防火性能:A级材料需提供GB/T5464不燃性检测报告,B1级需包含SBI
及氧指数数据。
2.争议解决
–若检测结果与设计不符,需委托第三方机构(如中钢国检、南京睿督)复
检,确保CNAS/CMA资质。
–对低价劣质材料(如未达B1级的XPS板)需追溯供应商责任,并依据《冷
库设计标准》强制更换。
五、安全与环保措施
1.施工安全
–氨制冷区域作业需佩戴防毒面具,通风量≥0.3m³/(s·m²)。
–高空作业使用双钩安全带,脚手架验收合格。
2.环保要求
–废弃岩棉、聚氨酯碎屑分类回收,禁止露天焚烧;施工噪音≤55dB(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