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有关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5篇
有关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端午节的传说人人皆知,对于我来说,端午节则意味着,有假期可以玩,又
美味的粽子可以吃。
这么好吃的粽子是怎么做成的呢?我特地跑到奶奶那里寻求帮助,我让奶奶
教我包粽子。我先让奶奶为我做个示范,只见奶奶一折一叠眨眼间,原本是一张
粽叶和糯米,摇身一变就成了一颗粽子了,好神奇呀,我赶紧让奶奶一步一步从
头教我做。奶奶先教我做红枣三角粽,配料有,红枣、糯米,开做了我信心十足,
先将粽叶的一头扭转叠加,形成”漏斗“状,可就这简单的一步就难住了我,奶
奶一下就成了,而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成,然后用手托着漏斗,拇指压着重
叠的部分,添加糯米等馅料,压实后,用粽叶将糯米盖上,再将多出来的粽叶沿
着漏斗做等边三角形缠绕,缠上棉线。终于做完了,我品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
虽然没奶奶包的精致、漂亮,但却觉得比平常我吃到的任何一个粽子都好吃。
粽子做完了,妈妈带着我拿一些去送给姥爷和朋友,他们都高兴地接受了,
我也特别开心,我这才明白原来包粽子还有这样一层含义:可以表达出朋友和朋
友之间的友情,亲人和亲人之间的亲情,大家一起在这个节日里分享快乐,分享
这份情意。
有关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2
细雨蒙蒙,连缀成丝。粽香飘万里,情意暖人心。绿水浮龙舟,千古话端午。
——题记
多少次的期盼,多少次的守望,在这粽香飘香的季节,我们以随同那屈原的
带领下,一起走进端午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端午清晨,人们纷纷踏出家门,到
各自计划的目的地进发,这便是端午人们的一个习俗:踏青。路上人山人海,向
远望去,一片沸腾的海洋。出行的人们,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折一些树枝,再买
一个葫芦,挂在自己的家门上。这,变成了端午的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走进端午节,踏青游玩,折下树枝,憧憬希望。
“四更堤外笙歌散,博得人称假虎丘。”端午,赛龙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
河溪两边人山人海,锁呐声,腰鼓声,鼓号声,大鼓声,汇成一片,响彻长空。
随着一声枪响,两条龙舟犹如离弦的箭飞向目标。湖水飞溅着,人们的心情也随
之飞溅,呐喊加油声络绎不绝,一浪赛过一浪。
走进端午节,龙舟越过,团结一心,齐心协力。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碧绿的粽叶将糯米包裹其中,略带着些微微
的清香。我也动起手来,开始包粽子,将对屈原那深深的敬意凝住其中,仿佛屈
原当时那英俊潇洒的面孔已浮现在我的眼前,随之咕咚一身,带着无限的悲愤,
投入江中。百姓们纷纷包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会吃掉他的身体。从此,每逢
端午佳节,各家都会包粽子,空气中粽香不曾散去。
走进端午节,粽香怡人,祭奠屈原,铭记先烈。
走进端午节,领略传统文化别样的内涵,感受传统节日迷人的魅力,萦绕心
头的是缠缠的暖意,挥之不去的是绵绵的情意。
有关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幽幽端午情》
同学们,五月五日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产生于战国时期,经过很多
朝代,一直源远流长,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被世人蒙上了一层纱,今天
让我们一起去揭开那神秘的面纱吧。
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看看春秋战国时期的感人故事吧。据《史记》记载,屈原
是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主张联齐抗秦,因此遭到贵族的
强烈反对而被去职,被赶出成都,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
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的都城,
他眼看着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在五月五日,他写下了绝笔作《怀沙》
之后,抱石投汩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人民衰痛异常,就在江面划龙舟驱散
江中之鱼,并且以芦叶包馅料投入江中,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后来人们为纪
念屈原这位英雄,将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
端午节怎能忘记吃粽子呢?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
样繁多。每年五月,中国百姓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粽子的馅
料种类繁多,北方常用的是小枣;南方则有豆沙、水果、鲜肉、蛋黄等多种馅料,
其中以浙江嘉兴粽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一直盛行,而且流
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各国。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
洋”这句俗语表现了端午节热闹欢快的情景。当今的端午节不单是纪念屈原,而
且也在展现人们和谐幸福的生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