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有关劳动节演讲稿5篇 .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关劳动节演讲稿5篇

1有关劳动节演讲稿

亲爱的__中学的同学们:

我是__。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劳动,于无声处炼精

神》。众所周知,劳动是我国千百年来传承的精神力量,驱动着

国人奋力向前。然而就在最近,许多轻视劳动的言论甚嚣尘上,

掩盖了劳动的光辉。今天,就让我们拨开迷雾,看清劳动和它炼

就的民族精神。

或许有人坚持认为,劳动只是最基础的体力活动,于学习无

益,更被科技发展所抛弃。更有甚者,希望通过花钱雇人的方

式,推卸劳动义务。诚然,劳动不能直接提高学习成绩,它的工

作效率或许比不上现代科技,但真正宝贵的,是它炼就的精神,

是它磨炼出的心灵力量。

勤于劳动者,意炼神凝,艰难亦从容。恩格斯有言:劳动是

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如果说学习为人的生活铺平了道路,那

么劳动则为人生铸就了脊梁。那些以学习忙为由推卸劳动责任的

人,可曾想起过北大学霸与父母的“万言断交书”?作为学习的

精英,他却被心理问题折磨,可见没有劳动打下的心理基础,学

习再精也经不起社会的考验。

第1页共11页

勤于劳动者,成熟稳重,为社会谋幸福。社会是由人关联而

成的,人工智能可以辅助社会运行,却不能决定一切。作为社会

真正的主人,我们放弃磨炼的机会而乞灵于机械,又何尝不是一

种倒退?“圣人不以所用害所养”。在日渐复杂的社会中,是劳

动让我们扎根于现实的土壤,清楚认知自己的责任,从而做出贡

献。倘若有了科技而高枕无忧,那科技也必将止步。

勤于劳动者,艰苦奋斗,为民族铸国魂。从古至今,发展、

统一这条荆棘路,总是在劳动者脚下变为坦途。论古,“禹、文

王躬耕而有天下”,劳动者成为中华民族的祖先;论今,袁隆

平,屠呦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样离不开田间地头的坚守。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耽于享乐之人最终被命运抛

弃。白居易“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之呼犹在耳,“唐皇重

色思轻国”导致开元盛世的中断,令人触目惊心。究其根本,是

推卸责任的侥幸心理作祟,而忽略了劳动凝聚的民族精神。

同学们,时至今日,历史的辉煌与教训仍在我们耳边回响,

作为青少年,劳动炼就的精神,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它们正在我

们心中发挥着作用。试想,如果不曾参加过值日,如果没有在卫

生扫除中出过一份力,如果在家没有洗过衣服、做过饭……我们

又怎么理解“责任”,“亲情”这些词语的真谛?我们又如何担

当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任呢?因此,劳动并不是浪费时间,它是

第2页共11页

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我们应当补齐的必修课程。

同学们,我们不必等到走入社会,也不必在学习与劳动间抉

择。从日常小事做起,开始力所能及的劳动吧。从家务到校园卫

生,从整理宿舍到扫清积雪,这些都是生活这本大书的精彩片

段,足以让我们强壮体魄,磨炼意志,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有关劳动节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我是来自高三一班的__,很高兴能站在这里做这样一篇演讲

——《劳有所得,劳有素养》。

你们或是刚从四天的五一假期中恋恋不舍地走出来,或是刚

放下书香沁人的传统文化课本,嘴里还念念有词“夙兴夜寐,洒

扫庭内”。劳动一词对于我们并不陌生,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观

念又是我们每个人在课堂上所熏陶的,但我们真的把“热爱劳

动”内化于心了吗?对于新时代的我们来说,劳动不仅仅只为了

生存,为了生活,更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素养。“劳有所得,劳

有素养”必将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闪烁光芒,在科技发展的潮流

中熠熠生辉。

劳动是为了生存,但它更是一种乐趣。《四时田园杂兴》中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一副农家劳作图跃然纸

第3页共11页

上;劳动是为了清扫门面,实际上也是为了良好家风的传承。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文

人墨客的劳动,总是带着一种旷达。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的美好生活令人神往;《乡村四月》中“乡村四月闲人

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则是一份恬静。

《左传》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和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中“敬业”相吻合。黄大年

文档评论(0)

百分卷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