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docx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docx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43页(共NUMPAGES43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高二同步经典题精练之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5?湖北一模)我国古书有“早极而蝗”的记载,由于干旱裸露的荒地是蝗虫最佳的产卵和孵化场所,而阴湿多雨的环境易使蝗虫患流行性疾病,另外青蛙会捕食蝗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干旱环境主要影响蝗虫种群的出生率

B.青蛙通过捕食影响蝗虫的种群数量属于生物因素

C.发生蝗灾时蝗虫的环境容纳量会不断增大

D.蝗虫患流行性疾病会导致种群密度下降

2.(2024秋?张家口期末)下列有关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林下光照较弱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数量下降

B.非生物因素均通过影响迁入率、迁出率影响种群的数量

C.人为一次性大量捕杀蝗虫,会使其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

D.森林中,猞猁属于影响雪兔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

3.(2024秋?抚顺校级期末)大黄鱼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近年来,我国在近海采取渔业政策保护,规定大黄鱼准许捕捞的尺寸,禁止使用小网目尺寸的渔网,落实夏季休渔政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对大黄鱼进行中等强度的捕捞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产量

B.控制使用网目尺寸是为了保证捕捞后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随着大黄鱼种群数量增大,密度制约因素对其种群数量的作用减弱

D.“休渔”举措将有利于提高鱼类种群的出生率使鱼类种群数量得到恢复

4.(2024秋?天津期末)下列关于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

B.地震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C.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D.林下光照较弱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数量下降

5.(2024秋?开福区校级期末)我国古书有“早极而蝗”的记载,由于干旱裸露的荒地是蝗虫最佳的产卵和孵化场所,而阴湿多雨的环境易使蝗虫患流行性疾病,另外青蛙会捕食蝗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干旱环境主要影响蝗虫种群的死亡率

B.青蛙通过捕食影响蝗虫的种群数量属于生物因素

C.发生蝗灾时蝗虫的环境容纳量会不断增大

D.蝗虫患流行性疾病会导致种群密度下降,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6.(2024秋?周口校级期末)关于种群数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用到构建概念模型的方法

B.东亚飞蝗在干旱年份容易大爆发,体现了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种群数量

C.K值又称为环境容纳量,是一定空间中所能达到的种群的最大数量

D.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的数量,包括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7.(2024秋?河西区期末)某学校同学对某区城内东方田鼠展开调查,调查范围2平方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8只,将捕获的东方田鼠标记后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位置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共捕获45只,其中标记过的个体数为9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被捕捉过的东方田鼠不易再被捕捉,则调查区内田鼠种群密度小于95只/公顷

B.该地原居民外迁,耕地荒废导致食物短缺种群密度降低,此为非密度制约因素

C.调查种群密度时,还可同时获得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物种丰富度等种群特征

D.在田鼠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进行第一次捕捉,估算的K值小于实际的K值

8.(2024秋?定州市校级期末)沙蝗的活动和迁徙有“逐水而居”的倾向。某年,沙蝗从非洲经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家向中亚迁徙,直到阿富汗以及我国西北边境,其扩散和迁徙“戛然而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沙蝗停止扩散受水分的影响

B.天敌是制约沙蝗种群数量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C.通过喷洒农药来消灭沙蝗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

D.沙蝗种群数量增长的过程中,种群密度压力增大

9.(2024?新郑市校级开学)研究表明,散居型蝗虫密度增大时,体内会大量释放群聚激素,在群聚激素影响下,飞蝗种群可由散居型转变为群聚型,形成超大型种群,导致蝗灾。为确定飞蝗分泌的挥发性物质中,哪一种为群聚激素,科研人员分别向A区和B区(两区域相通)通入不同物质,记录飞蝗在不同区域的停留时间,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A区

B区

通入物质

停留时间(s)

通入挥发性物质

停留时间(s)

第1组

溶剂

430

苯乙腈(PAN)

170

第2组

溶剂

190

4﹣乙烯基苯甲醚(4﹣VA)

410

第3组

溶剂

285

苯乙醇(PhA)

315

A.可根据群聚激素的结构设计拮抗剂,从而阻止蝗虫的聚集

B.群聚激素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

C.可以用喷洒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34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