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语文必修下册阶段性素养练习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
上无效。
第I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汉以后,法、阴
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
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份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
补。两者由于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
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
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
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
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
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
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
其命为最高目标。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
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
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凡事皆能
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古者有儒风、
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寓意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
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
得、高举远慕、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洒超脱的风味。我们也发现注重
返璞归真,羡慕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
是老庄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
风度超脱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
(摘编自《儒家与道家人生气象》)
材料二:
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
致的。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和而不同”。道家也讲“致中
和,守静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同,同则不继”等等。
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而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
断地丰富和发展。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起初,确曾因我国囿于“夷夏之辨”一度显
得孑立。但经过一番与儒、道的碰撞、辩驳、演变、磨合,外来的佛教渐渐中国化,到了隋
唐,就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合,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这
也是世界各国思想历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儒家学
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具有坚强的“胃”,能把域外文化,
如佛教,消化吸收为中国化的佛教。所以,史学大师陈寅恪早就指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
髓是“道家的真精神,新儒家的旧途径”。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
一不可,而那种把“国学”只看作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是有重大偏颇的。
缺了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的补充,儒家独脚难撑“国学”这台戏,儒、道两家,还要加上佛
教,三足鼎立才能站稳立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年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九年级下科学中考模拟试题卷(含解析).pdf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高一数学试卷.pdf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高一数学试卷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东莞市高一3月联考试卷.pdf
- 2024-2025学年度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下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六校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南昌县莲塘一中高二(下)质检数学试卷(3月份)(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牛津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期中测试题二(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pdf
- 高二政治(下)《生活与哲学》学习资源整合计划.docx
- 大学生标兵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推荐.doc
- 六年级下语文期末测试-轻巧夺冠(12-13)_人教版(无答案 ).doc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01:常见的酸和碱 教案.docx
- 中考物理自我提升综合能力系列提升练习(一).doc
- 五年级上册英语一课一练Unit6 In a nature parkPartC∣人教.docx
- 九年级化学:专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竞赛辅导练习题(无答案).docx
-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书里的故事_长春版.docx
-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3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教科版.doc
- 医院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手术动力系统主机招标文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