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散文美与修辞研究,试题及答案.docx

散文美与修辞研究,试题及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散文美与修辞研究,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项不属于散文的基本特点?

A.语言的含蓄性

B.结构的随意性

C.情感的真挚性

D.思想的深刻性

2.下列哪位作家不是以散文形式著称?

A.鲁迅

B.冰心

C.郭沫若

D.莫言

3.在散文创作中,以下哪项修辞手法不常用?

A.比喻

B.排比

C.拟人

D.反问

4.以下哪篇散文不是朱自清的作品?

A.《荷塘月色》

B.《背影》

C.《春》

D.《背影》

5.散文的写作手法中,以下哪项不属于“以小见大”?

A.从一个小细节中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

B.以小人物的生活经历反映整个社会现象

C.以一个小故事展示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

D.以一个小场景表达一个广阔的自然景象

6.以下哪位作家的散文以细腻的描写著称?

A.胡适

B.沈从文

C.萧红

D.林语堂

7.下列哪篇散文不是以抒情为主?

A.《再别康桥》

B.《故都的秋》

C.《荷塘月色》

D.《背影》

8.在散文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借景抒情”?

A.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发作者的情感

B.以景物为载体,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C.通过景物来隐喻或象征作者的思想

D.以景物为背景,讲述一个故事

9.以下哪位作家的散文以哲理深刻著称?

A.林语堂

B.沈从文

C.鲁迅

D.冰心

10.下列哪篇散文不是鲁迅的作品?

A.《呐喊》

B.《彷徨》

C.《朝花夕拾》

D.《背影》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散文的基本特点包括:

A.语言的含蓄性

B.结构的随意性

C.情感的真挚性

D.思想的深刻性

2.散文的修辞手法有:

A.比喻

B.排比

C.拟人

D.反问

3.散文的表现手法有:

A.以小见大

B.借景抒情

C.描写人物

D.讲述故事

4.散文的创作风格有:

A.抒情

B.议论

C.写景

D.记叙

5.散文的题材有:

A.自然风光

B.历史人物

C.社会现象

D.日常生活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散文的写作手法以“以小见大”为主。()

2.散文的创作风格以抒情为主。()

3.散文的题材范围广泛,包括自然、历史、社会和日常生活等。()

4.散文的修辞手法中,比喻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5.散文的创作不受篇幅限制,可以随意发挥。()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题目:请简述散文中“借景抒情”的修辞手法及其在散文创作中的重要性。

答案:借景抒情是散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或社会环境来抒发作者的情感。这种手法能够使读者在欣赏景物的同时,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从而增强散文的感染力。在散文创作中,借景抒情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能够丰富散文的内涵,使作品更具深度;其次,它有助于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最后,借景抒情能够提升散文的艺术价值,使作品更具审美意义。

2.题目:比较分析鲁迅的《呐喊》和《彷徨》两篇散文在主题和风格上的异同。

答案:《呐喊》和《彷徨》是鲁迅的两篇著名散文,它们在主题和风格上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不同。

相同点:两篇散文都以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为主题,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关注和批判精神。在风格上,两篇散文都体现了鲁迅独特的讽刺和幽默风格,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

不同点:《呐喊》以强烈的呐喊声表达了对社会黑暗的愤怒和抗议,语言激昂,情感饱满;而《彷徨》则更多地体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语言较为含蓄,情感深沉。在主题上,《呐喊》更侧重于对社会现象的直接批判,而《彷徨》则更多地关注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命运和心灵状态。

3.题目:请举例说明散文中“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以小见大是散文中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它通过描写一个微小的细节或事件,来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或反映一个宏大的社会现象。以下是一个例子:

在朱自清的《背影》中,作者通过描写父亲送别时的背影,展现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这个背影虽然微小,却蕴含着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和期望,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和思念。通过这个小小的背影,作者传达了家庭亲情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以及父爱如山、子孝如水的传统美德。

以小见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能够使读者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不平凡的意义,从而提升散文的内涵;其次,它有助于作者表达深刻的主题思想,使作品更具深度;最后,以小见大能够增强散文的感染力,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五、论述题

题目:论述散文在当代文学中的地位及其对读者情感的影响。

答案:散文作为文学创

文档评论(0)

合民五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1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