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校园欺凌:零容忍
目录
致欺凌者的一封信
警惕!可能受到校园欺凌的信号
1、身体伤痕,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瘀伤、抓伤等人为伤痕。
2、孩子衣服、鞋子、文具等个人物品经常丢失或破损。
3、如厕习惯改变,比如孩子非得回家才上厕所。
4、回到家常带着伤心、沮丧情绪,很可能在学校受到言语诽谤等精神伤害。
(一)作为学生
1、保持镇定。
2、求救,上学和放学路上要尽量结伴而行,避免单独一人行走。
3、把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如遇危险情况一定要以自身安全为先,尽可能拖延或者先满足其要
求,事后再向老师或家长报告。
作为受害学生家长
1、直接与孩子讨论。孩子会因羞耻尴尬不愿谈论要适时鼓励,让他们知道可以信任你,随时可以得到你的协助。
2、如果孩子内向害羞而缺少社交,应多帮他安排兴趣相符的社团活动,培养孩子适当的社交技巧并且建立自信心。
作为施暴学生家长
1、与学校合作矫正孩子的攻击行为,经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
2、避免让孩子收看有暴力的电视影片、卡通或是玩暴力的电玩。
3、确保孩子没有看到家庭成员间的暴力行为,家庭中暴力行为的模仿会导致他在学校使用暴力。
校园欺凌案例
基本案情:2024年8月25日,网友发布广河县城东中学学生被掌掴欺凌视频。经查,两段视频显示2024年8月24日,马某、苏某、丁某某等6名女学生在校园内对马某甲、马某乙2名女学生通过掌掴、辱骂等方式进行欺凌;第三段视频显示2024年7月15日,杨某某在校外对马某丙进行了掌掴。
阮某多次遭受被告刘某甲、蔡某、毕某某等抓头发、扇耳光等不同形式的欺凌,后出现情绪低落等症状,被医院诊断为抑郁状态、抑郁伴焦虑、药物过量。
处置结果:同学之间应该和谐相处,而不应混同于以强凌弱成性、拉帮结派成瘾的暴力摧残,这种暴力倾向已经严重影响了学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身心健康也受到严重威胁,更削弱了学校的教育成果,应当引起家长、老师、社会、学校高度的重视。
2013年1月,江苏省某市某区人民法院判处陆某某(16周岁)犯抢劫罪,并采纳了检察机关对陆某某适用禁止令的建议,禁止其在缓刑考验期内进入学校及周边200米区域。陆某某原本是江苏省某技师学校学生(案发时已退学),与他人在学生宿舍及校园周边,采取语言威胁、拳打脚踢及搜身等手段,劫得同学韩某某(16周岁)人民币100元,并致韩某某全身多处多发性软组织损伤。
段某(男,16岁)系四川省某高中学校学生,因在学校被他人强行收取“保护费”,遂萌生了成立“地下学生会”收取“保护费”的念头。段某以保护自己和朋友为名,纠集在校学生、社会闲散青年共30余名,成立“地下学生会”。
校园欺凌案的影响
暴力文化蔓延:如果欺凌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可能导致暴力文化在社会中蔓延。
社会信任度下降:频繁的欺凌事件可能导致社会对教育系统和青少年群体的信任度下降。
校园欺凌会让受害者时刻处于紧张状态。他们害怕在学校的走廊、操场、厕所等场所再次遭遇欺凌,这种不确定性会引发强烈的恐惧和焦虑。
例如,一个经常被同学在课间推搡和辱骂的学生,每次课间休息时都会心跳加速、手心出汗,时刻警惕周围同学的动向,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心理影响
内疚与自责:部分欺凌者可能会在事后感到内疚,尤其是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了伤害。
行为问题:欺凌者可能因为缺乏同理心而继续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心理影响
恐惧与焦虑:旁观者可能因为害怕成为下一个目标而感到焦虑。
内疚与无助:旁观者可能因为未能帮助受害者而感到内疚。
拒绝校园欺凌
1.不携带较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
2.前往厕所、楼道拐角或者学校附近巷子等校园欺凌多发地时,尽量结伴而行。
3.与同学友好相处,宽容、理性、平和解决矛盾,不采用过激方式。
故意殴打他人、暴力侮辱他人、暴力索取他人财物、故意非法伤害他人的行为有可能构成我国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强制侮辱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等。
1.拒绝煽风点火,拒绝成为欺凌者的“帮凶”。
2.拒绝当事不关己的旁观者,适当对被欺凌者表达同情和关心。
3.在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帮助被欺凌者。
独自面对时一个人遇到突发霸凌状况,要尽快走开。通常施暴者只是借机发泄不快,如果你没有反应,对方往往不会再纠缠。如果对方突然出手或者追逐,立刻向最近的人群奔去。如果实在不能避开,气势上不能软弱,施暴者总选那些看上去比自己弱的人下手,目光要坚定,保持沉着冷静,腰杆也要挺得笔直,传递出“我也不好惹”的信息,或者直接告诉对方“你这样做是不对的,老师知道了会批评你的”。
感谢聆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