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老子五章-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制作:娄底二中高二语文组;老子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老子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史记》〕;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开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根源。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上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还提出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无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

;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锋利的社会矛盾。《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不但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开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有”“无”的概念;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

成,长???相形,上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

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上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道教以“道”为根本信仰,认为“道”是无为的。因此,无为便成为道教徒对自然界的运行和人类社会开展的根本认识,以及人的安身立命的根本态度。《明道篇》有诗云:“自然之道本无为,假设执无为便有为。”《道德经》中有十二处提到无为。第三章称“为无为,那么无不治”。无为是顺应自然,不妄为的意思。道家的无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只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无为,不能理解为无所作为。《淮南子原道训》:无为为之而合于道。道家的无为,是清静自守之义,是道家以道修身所要到达的合于道的理想境界。能到达这种理想境界便无所不能为〔无为而无不为〕。

;据说康熙一生流传的字,就剩三个字,一是“无为”,一是“福”。;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缺乏。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为什么老子要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是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是说要推举圣人,实行“无为之治”取代“有为之治”。通俗地说就是崇尚原始人,他们因思想简单而生活最快乐.

;老子第七十八章;翻译;解说;老子第八十章;翻译;解说

;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是老子针对诸侯各国在竞争中普遍采取的广土众民政策而发的。老子认为,这种广土众民政策是一切祸害的根源。如果诸侯们安于自身现状,各自实现小国寡民政策,就没有争霸的战争,就可以做到“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就可以防止因获取物质资料而酿成社会纷扰的工艺技巧,“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就可以取消使民难治的智慧,而且结绳以记事的方法来代替;就可能使人安于俭朴生活,不为奢泰的嗜欲所诱惑;就可以使人民重死而远徒,以至老死不相往来,连舟车等交通工具都可一并废除。

???如此看来,老子反对战争,同情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这个初衷是善良的,正确的,但是他开的药方不对。因为,广土众民政策是社会生产力开展到一定水平时,新的生产关系要求一个全国统一的地主政权这一历史任务在各大国的政策上的反映。而且,在“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的原始“乐园”中,有没有甘食美服,实在是一个大问题。

???

文档评论(0)

展翅高飞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