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王维《过香积寺》鉴赏.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维《过香积寺》鉴赏

《过香积寺》是唐代诗人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山中古寺之幽深静寂。此诗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而侧写周围景物,来烘托映衬山寺之幽胜。最后看到深潭已空,想到中所说的其性暴烈的毒龙已经制服,喻指只有克服邪念妄想,才能悟到禅理的高深,领略宁静之幽趣。全诗不写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构思奇妙、炼字精巧,其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历来被誉为炼字典范。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开山之祖,王维素有“诗佛”之称。他在诗歌创作中往往阐发佛教禅理和隐士生活,特色鲜明,自成一家。这首《过香积寺》,可视为其后期成熟的代表作。此诗能够将佛教禅理与山水景物融于一炉,尽抒作者的高雅韵致和生命情调。

《过香积寺》是一首短小的五言律诗。题为“过香积寺”,“过”是过访之意。香积寺是唐代著名寺院,“香积”取名缘自《维经》:“维遣八菩萨往众香国礼佛言,愿得世尊所食之余,于是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饭与之。”此寺位于今陕西省长安县南神禾原上,原貌不存。

首联开篇用“不知”领起,说明诗人是初次造访,并不知道它的确切位置。“数里”,表行程漫漫。“云峰”指云雾萦绕的高山。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有云:“寝谢人徒,灭迹入云峰。”山势渐高,不见古寺的踪迹,只见山峦高耸,直插云天。这人迹罕至的云峰令人心旷神怡,正契合了诗人高蹈的生命情趣,激发了诗人探访古寺的兴致。这一起语凭空而出,凸显古寺的幽远与神秘。

中间两联铺写了寻访古寺沿途所见景物。山中古木参天,人迹罕至,诗人忽然听到远处传来的阵阵悠长的钟声,不禁发出“深山何处钟”的疑问,虽是疑问,实际上又加以肯定答复。这回荡的钟声,衬托出古寺的遥远和幽静。这两笔从视觉到听觉、以动衬静,生动地表现出山的深幽,造成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这里“何处”与“无人”对偶,又遥应开篇的“不知”,将一种幽远深奥、缥缈莫测、令人迷惘讶异的意境氛围渲染得出神人化,接着又落笔眼前,采用倒装句,“泉声咽危石”是“危石”边“泉声咽”,“日色冷青松”是“青松”上“日色冷”,突出了入耳的泉声和触目的日色。因危石的阻隔,泉水不能顺利流淌,发出呜咽凄切的声音。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洒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青松使日光仿佛也变冷了。这里“咽”、“冷”二字用得极为准确、巧妙,被历代誉为炼字典范。“咽”是拟人,状石间泉声低沉,“冷”是通感,绘夕阳余晖微弱。正如孙殿成所评:“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王右丞集笺注》)此外“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形成完美组合,以泉声之幽咽与日色之凄冷相互衬托,渲染古寺远离世间烟火、俗人难以接近的氛围。

尾联两句才写到古寺,但仍然不写寺中景物,而写寺外清潭的空旷幽寂,潭岸的曲折深僻,诗人体会到禅理,排除烦恼,闲适自在。“安禅”是佛家语,指佛徒安静地打坐,眼观鼻,鼻观心,身心安然入于静思凝虑万念俱寂之境。“毒龙”典出《涅经》,经文上说:“但我住处,有一毒龙,其性暴急,恐相危害。”“毒龙”可比喻人心中的一切世俗杂念和妄想,如佛经所言的贪、嗔、痴三种人的根本烦恼。关于“毒龙”还有一则盘陀王依佛法制伏毒龙的。日暮时诗人立于寺前潭边,安禅入定,想到制伏毒龙的故事,一是杂念排除,尘心尽消,如毒龙之被制伏;一是赞颂佛法无边,心向往之。因此以“安禅制毒龙”作结,可谓水到渠成,深化诗旨。

王维这首《过香积寺》为人所称道,就在于诗人由浅及深地创造了超脱尘俗和忘我人禅的两个境界,使外在景物与内蕴的禅境相互映照。从而一步一步地引领读者进入他所企求的无烦扰的寂静禅境,可谓“深幽超尘、诗中有道”。而这种境界的获得,关键得力于其艺术上的独特成就:

其一,“即色游玄”的艺术结构。山水诗是在南朝佛教大兴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受到南朝佛家支遁“即色游玄”论的影响,“即色游玄”是山水诗一贯采用的艺术结构模式。这一结构并不纯是一个简单的形式问题和表现问题,而是一个运思方式、审美原则的问题。王维这首《过香积寺》就采用了这一传统的艺术结构。诗中描写山中寺外的清幽自然景色和“薄暮空潭曲”的眼前之景,都可以统称作“色”,与“安禅制毒龙”的佛理禅思,所谓“玄”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即色游玄”的艺术结构。王维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在运用“即色游玄”艺术结构时,能够做到“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这其中还包含着自然景色与王维本人“无心于万物”的佛玄心胸相互契合而相互激荡的中间环节,故而诗人能够将禅的拈花微笑的最高境界转化为诗歌中空明脱俗的审美之境。

其二,顿悟的运思方式。王维笃好南禅宗,曾为南禅宗开宗立派的大师慧能

文档评论(0)

建筑工程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工程造价员持证人

本人从事建筑行业十年,各种行业资料都有,欢迎咨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2月19日上传了工程造价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