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尊重他人
赢得尊重
目录
致欺凌者的一封信
各位家长,我们共有一个关心与爱护的对象您的孩子。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不忘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因此,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出自己的努力!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可能遭受欺凌,首先要克制情绪、保持冷静。要鼓励孩子勇敢的说出来,及时与校方沟通,同时注意收集、保留相关证据,必要时可选择报警,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孩子。尽量避免与欺凌者或其家长单独接触,以免亊态恶化。如果孩子因遭受欺凌而出现心理问题,应及时向心理专家求助。
一些校园欺凌事件手段残忍,性质恶劣,不仅仅影响校园的正常生活,更令被虐待者承受严重心理阴影,影响一生。我们通过系列活动整治欺凌现象,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推动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希望通过家庭和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好我们的孩子,必要时,以法律手段捍卫学生权益。
防治学生欺凌是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需要各方尽心尽责、密切配合。
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为孩子的平安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校园欺凌案例
陈某在寝室搞卫生时与班长钱某发生争吵,被告陈某某路过,质问原告陈某时双方发生不快,被告陈某某转身突然掴了原告陈某左脸一巴掌。之后被告陈某某叫来被告唐某某、李某某,三人一起殴打原告陈某。
15岁辍学在家的女孩马某莲,因生活琐事对车头小学的六年级女生熊某心生怨恨。马某莲纠集镇中学八年级学生何某和七年级学生施某、夏某、刘某四人,尾随放学回家的熊某并胁迫其到偏僻处,五人轮流对熊某羞辱。同时,马某莲让围观的小学四年级女生熊某用马某莲的手机拍下现场视频。
某校女学生朱某伙同另外4名女生在学校女生宿舍楼内,采取恶劣手段,无故殴打、辱骂两名女同学,并使用手机拍摄视频。其间,5名女生脱光了1名被欺凌女同学的衣服予以羞辱,并用手机拍摄了羞辱、殴打视频,事后还在自己的微信群内小范围传播;其中一名被害人,当天先后被殴打了3次。
被告人井某某,与被害人朱某某均系在校学生。二人在路上偶遇,因言语不合,朱某某等人殴打了井某某。同年4月1日,井某某到网吧找朱某某等人未果,随即离开,朱某某等人听说后即驾车追赶,井某某被追上后,见朱某某将车窗玻璃摇下,即持匕首捅刺车内的朱某某,朱某某亦持斧头将井某某面部划伤。
校园欺凌案的影响
心理影响
内疚与自责:部分欺凌者可能会在事后感到内疚,尤其是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了伤害。
行为问题:欺凌者可能因为缺乏同理心而继续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心理影响
恐惧与焦虑:旁观者可能因为害怕成为下一个目标而感到焦虑。
内疚与无助:旁观者可能因为未能帮助受害者而感到内疚。
学习氛围
负面氛围:欺凌行为会破坏学校的和谐氛围,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师生关系紧张:欺凌事件可能导致师生之间信任度下降。
受害者家庭
家庭关系紧张:受害者可能因为心理问题而与家人关系紧张。
经济压力:部分家庭可能因为孩子需要心理治疗而面临经济压力。
拒绝校园欺凌
作为学生
1、保持镇定。
2、求救,上学和放学路上要尽量结伴而行,避免单独一人行走。
3、把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如遇危险情况一定要以自身安全为先,尽可能拖延或者先满足其要求,事后再向老师或家长报告。
作为受害学生家长
1、直接与孩子讨论。孩子会因羞耻尴尬不愿谈论要适时鼓励,让他们知道可以信任你,随时可以
得到你的协助。
2、及时与老师和学校沟通反馈具体情况,加强孩子的行为关注及心理疏导。
作为施暴学生家长
1、清楚地告诉孩子你不能容许这样的行为,决不能接受孩子“只是好玩”之类的理由。
2、安排一个有效而非暴力的惩罚。
3、增强对孩子活动的掌控,花时间陪孩子并为他们制定规范。
杜绝校园霸凌需要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家庭教育、完善学校制度、强化社会参与以及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等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感谢聆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