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拒绝校园欺凌主题班会
目录
致欺凌者的一封信
青少年时期又被称为“心理断乳”期,他们要经历从心理上依附父母到走向独立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会体验到各种矛盾冲突,而通过暴力解决问题是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常见的一种处理事情的方式。造成青少年有暴力倾向与其背后的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父母过度溺爱导致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不良家庭环境让孩子背负过多压力等都会催生孩子的心理障碍,因此面对校园欺凌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预防校园欺凌,家长可以怎么做?
一、不要溺爱孩子。家长的过度溺爱容易使孩子养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耐挫能力差,滋生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容易成为欺凌者。
预防校园欺凌,家长可以怎么做?
二、多与孩子沟通,尊重、关心孩子。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最亲密的人,无论工作再忙,每天也要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换位思考能力,塑造孩子乐观向上、开朗活泼的性格。
平时爸妈们一定要对孩子多了解、多观察,当发现孩子出现以下异常时,有提高警惕:
1、不愿意上学了;
2、个人物品经常丢失或者损坏;
3、身体有伤痕;
4、睡眠出现问题或者沮丧等;
校园欺凌案例
陈某某(17周岁)与陈某乙(15周岁)均系柘城县某学校学生,二人为争“老大”相约打架。陈某某纠集马某甲、马某乙等20余人,陈某乙带领的李某等6人均持钢管、木棍、棍棒等,相约在柘城县某河边斗殴。在斗殴过程中,造成马某甲轻伤、马某乙轻微伤。
基本案情:2023年,大同市大成双语学校小学生赵某某(男,9岁)、晋某某(男,9岁)对同寝室同学孙某某(男,10岁)多次实施辱骂、殴打、欺凌等严重不良行为。
基本案情: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被告人施某等9人和祝某某等6人(另案处理)经常纠集一起,在某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形成以施某为首的恶势力团伙。施某通过QQ群组织召集成员,多次惹事生非、随意殴打他人,采取强拿硬要、提供保护等手段,向在校学生收取保护费,对校园安全、教学秩序造成恶劣影响。
基本案情:2024年8月25日,网友发布广河县城东中学学生被掌掴欺凌视频。经查,两段视频显示2024年8月24日,马某、苏某、丁某某等6名女学生在校园内对马某甲、马某乙2名女学生通过掌掴、辱骂等方式进行欺凌;第三段视频显示2024年7月15日,杨某某在校外对马某丙进行了掌掴。
校园欺凌案的影响
校园欺凌行为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往往是不可逆的。即使欺凌行为被制止,受害者也可能会留下长期的心理创伤,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校园欺凌行为既具有隐蔽性,又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公开性。例如,一些欺凌行为可能发生在隐蔽的角落,但也可能在教室、操场等公开场合发生,这种矛盾性增加了发现和处理欺凌行为的难度。
欺凌行为可能会通过模仿而传播。例如,一个学生看到其他同学实施欺凌行为后,可能会模仿这种行为,从而导致欺凌行为的扩散。
校园欺凌行为往往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家庭环境、学校氛围、社会文化等都会对校园欺凌行为产生影响。
拒绝校园欺凌
作为学生
1、保持镇定。
2、求救,上学和放学路上要尽量结伴而行,避免单独一人行走。
3、把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如遇危险情况一定要以自身安全为先,尽可能拖延或者先满足其要求,事后再向老师或家长报告。
作为受害学生家长
1、直接与孩子讨论。孩子会因羞耻尴尬不愿谈论要适时鼓励,让他们知道可以信任你,随时可以
得到你的协助。
2、及时与老师和学校沟通反馈具体情况,加强孩子的行为关注及心理疏导。
作为施暴学生家长
1、清楚地告诉孩子你不能容许这样的行为,决不能接受孩子“只是好玩”之类的理由。
2、安排一个有效而非暴力的惩罚。
3、增强对孩子活动的掌控,花时间陪孩子并为他们制定规范。
杜绝校园霸凌需要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家庭教育、完善学校制度、强化社会参与以及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等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感谢聆听!
文档评论(0)